基于正交空时混合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方案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1 空时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2.3 中继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2章 分集技术和空时编码技术 | 第17-30页 |
| 2.1 无线信道的特征 | 第17-19页 |
| 2.2 分集技术简介 | 第19-24页 |
| 2.2.1 分集技术的分类 | 第19-20页 |
| 2.2.2 接收分集 | 第20-21页 |
| 2.2.3 发射分集 | 第21-22页 |
| 2.2.4 时域分集 | 第22-23页 |
| 2.2.5 频域分集 | 第23页 |
| 2.2.6 空域分集 | 第23-24页 |
| 2.3 空时编码 | 第24-27页 |
| 2.3.1 空时编码概述 | 第24-25页 |
| 2.3.2 空时编码模型 | 第25-26页 |
| 2.3.3 空时编码的比较 | 第26-27页 |
| 2.4 正交空时编码 | 第27-29页 |
| 2.4.1 正交空时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 2.4.2 正交空时译码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 | 第30-40页 |
| 3.1 协作中继 | 第30-33页 |
| 3.1.1 协作中继的基本原理及模型 | 第30-31页 |
| 3.1.2 协作中继方案 | 第31-32页 |
| 3.1.3 协作中继待解决的问题 | 第32-33页 |
| 3.2 网络编码 | 第33-38页 |
| 3.2.1 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33-35页 |
| 3.2.2 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技术 | 第35-36页 |
| 3.2.3 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 | 第36-38页 |
| 3.2.4 网络编码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38页 |
| 3.3 仿真分析 | 第38-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正交混合传输的中继通信方案研究 | 第40-47页 |
| 4.1 系统模型 | 第40-42页 |
| 4.2 中继节点的选择 | 第42-43页 |
| 4.3 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 4.3.1 网络吞吐量 | 第43页 |
| 4.3.2 网络功率分配 | 第43-44页 |
| 4.4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