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背景研究 | 第12-13页 |
1.2 课题导出——建筑叙事视角下的度假酒店设计 | 第13-14页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4-15页 |
1.4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5-25页 |
1.4.1 关于度假酒店设计理论的概述 | 第15-18页 |
1.4.2 关于建筑叙事设计理论的概述 | 第18-24页 |
1.4.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4-25页 |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5.1 课题研究目标 | 第25页 |
1.5.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6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26-28页 |
2 建筑叙事视野下度假酒店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8-48页 |
2.1 建筑叙事学相关理论 | 第28-31页 |
2.1.1 叙事与叙事学 | 第28-29页 |
2.1.2 建筑叙事学概述 | 第29-30页 |
2.1.3 建筑叙事视野下的空间和时间 | 第30-31页 |
2.2 建筑叙事的影响因素 | 第31-38页 |
2.2.1 叙述者 | 第31页 |
2.2.2 叙事向度 | 第31-33页 |
2.2.3 符号语言 | 第33-34页 |
2.2.4 叙事结构 | 第34-37页 |
2.2.5 历时性叙事 | 第37页 |
2.2.6 小结 | 第37-38页 |
2.3 建筑叙事理论在设计项目中的应用现状 | 第38-41页 |
2.3.1 建筑叙事理论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 | 第38-39页 |
2.3.2 建筑叙事视野下度假酒店的特殊性 | 第39-41页 |
2.4 建筑叙事视野下度假酒店设计方法探讨 | 第41-47页 |
2.4.1 叙事主题的选择 | 第42-43页 |
2.4.2 度假酒店的叙事背景 | 第43-44页 |
2.4.3 度假酒店的在地设计 | 第44页 |
2.4.4 度假酒店的叙事结构 | 第44-45页 |
2.4.5 度假酒店中的事件参与 | 第45-46页 |
2.4.6 度假酒店叙事设计的符号运用 | 第46-47页 |
2.4.7 度假酒店叙事设计中的历时性 | 第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度假酒店案例调研与分析 | 第48-82页 |
3.1 度假酒店案例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 第48页 |
3.2 案例调研 | 第48-51页 |
3.2.1 调研方法 | 第48-49页 |
3.2.2 调研区域及调研对象的选择 | 第49-50页 |
3.2.3 调研案例概述及分析 | 第50-51页 |
3.3 文化叙事 | 第51-67页 |
3.3.1 古村禅意的叙事——法云·安缦 | 第51-60页 |
3.3.2 编织文化的叙事——花间堂·编织人家 | 第60-66页 |
3.3.3 符号化的主题酒店——花间堂·怡池 | 第66-67页 |
3.4 自然叙事 | 第67-76页 |
3.4.1 环洱海区域的自然叙事——慢屋·揽清 | 第68-74页 |
3.4.2 环洱海区域的自然叙事——莫舍阅海别院 | 第74-76页 |
3.5 生活叙事 | 第76-81页 |
3.5.1 历时性生活体验——台湾花莲·说时依旧民宿 | 第77-80页 |
3.5.2 南宋街巷生活体验——杭州吴山居度假酒店 | 第80-8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4 建筑叙事视野下度假酒店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 第82-100页 |
4.1 度假酒店叙事性设计的原则 | 第82-85页 |
4.1.1 以叙事提升体验 | 第82页 |
4.1.2 叙事主题与场所相适应 | 第82-83页 |
4.1.3 重视知觉体验 | 第83-84页 |
4.1.4 以事件作为叙事方式 | 第84页 |
4.1.5 适当采用符号语言 | 第84-85页 |
4.2 度假酒店叙事设计的策略 | 第85-97页 |
4.2.1 建构叙事背景——叙事主题与区位的关联性 | 第85-89页 |
4.2.2 在地设计——叙述场地的地点特质 | 第89-91页 |
4.2.3 叙事结构——空间序列的编排 | 第91-93页 |
4.2.4 事件参与——以活动和体验来叙事 | 第93-94页 |
4.2.5 符号语言——建筑、装饰、陈设、材料 | 第94-96页 |
4.2.6 历时性——表述建筑记忆 | 第96-9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5 项目实践分析——以慢屋·青麦度假酒店为例 | 第100-120页 |
5.1 项目背景分析:自然叙事与农业观光 | 第100-101页 |
5.2 度假酒店项目概况 | 第101-111页 |
5.2.1 项目选址 | 第101页 |
5.2.2 项目总平面规划设计 | 第101-103页 |
5.2.3 慢屋·青麦度假酒店建筑设计概况 | 第103-111页 |
5.3 度假酒店叙事设计策略的运用 | 第111-118页 |
5.3.1 慢屋·青麦的叙事主题与叙事背景 | 第111-112页 |
5.3.2 慢屋·青麦的在地设计 | 第112-114页 |
5.3.3 慢屋·青麦的叙事结构 | 第114-115页 |
5.3.4 慢屋·青麦的事件与活动 | 第115-116页 |
5.3.5 慢屋·青麦的符号语言 | 第116页 |
5.3.6 慢屋·青麦的历时性设计 | 第116-11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6 结语与展望 | 第120-126页 |
6.1 结语 | 第120-121页 |
6.2 研究成果的意义 | 第121页 |
6.3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21-123页 |
6.3.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122页 |
6.3.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22-123页 |
6.4 后续研究及展望 | 第123-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2页 |
附录 | 第132-136页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2-133页 |
附录B:慢屋·青麦平面图 | 第133-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