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5-23页 |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5-16页 |
| 2.1.1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 2.1.2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 2.1.3 气候 | 第15页 |
| 2.1.4 水文 | 第15-16页 |
| 2.1.5 土壤 | 第16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6-23页 |
| 2.2.1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16-18页 |
| 2.2.2 地表昆虫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 2.2.3 水样采集方法及数据分析 | 第19-23页 |
| 3 汉丰湖湿地工程概况 | 第23-29页 |
| 3.1 工程分布 | 第23页 |
| 3.2 工程概况 | 第23-29页 |
| 3.2.1 石龙船大桥景观基塘工程 | 第23-25页 |
| 3.2.2 乌杨坝多带多功能缓冲系统及林泽工程 | 第25-26页 |
| 3.2.3 头道河景观基塘及多塘工程 | 第26-27页 |
| 3.2.4 芙蓉坝环湖多塘及景观基塘工程 | 第27-29页 |
| 4 汉丰湖湿地工程水质净化功能评估 | 第29-41页 |
| 4.1 湿地生态工程对氮素的削减效益 | 第29-33页 |
| 4.2 湿地生态工程对磷素的削减效益 | 第33-37页 |
| 4.3 讨论 | 第37-39页 |
| 4.3.1 石龙船大桥景观基塘水质净化功能评估 | 第37-38页 |
| 4.3.2 乌杨坝多带多功能生态缓冲带水质净化功能评估 | 第38页 |
| 4.3.3 芙蓉坝复合林泽景观基塘水质净化功能评估 | 第38-39页 |
| 4.4 小结 | 第39-41页 |
| 5 汉丰湖湿地工程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评估 | 第41-59页 |
| 5.1 汉丰湖湿地生态工程植物多样性 | 第41-48页 |
| 5.1.1 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 第41-42页 |
| 5.1.2 汉丰湖湿地生态工程植物多样性 | 第42-46页 |
| 5.1.3 讨论 | 第46-48页 |
| 5.2 汉丰湖湿地生态工程地表昆虫多样性 | 第48-57页 |
| 5.2.1 地表昆虫群落组成 | 第48-49页 |
| 5.2.2 季节动态变化 | 第49-51页 |
| 5.2.3 不同季节各工程优势类群 | 第51-52页 |
| 5.2.4 多样性分析 | 第52-56页 |
| 5.2.5 讨论 | 第56-57页 |
| 5.3 小结 | 第57-59页 |
| 6 总结 | 第59-61页 |
| 6.1 总结 | 第59-60页 |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80页 |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C.汉丰湖湿地工程植物名录 | 第68-77页 |
| D.野外及室内工作照片 | 第77-78页 |
| E.工程样地及样方照片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