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第9-12页 |
1.2 葫芦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发展 | 第12-13页 |
1.3 葫芦脲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5页 |
1.4 葫芦脲的分子识别功能 | 第15-19页 |
1.4.1 对金属离子和有机铵离子的识别 | 第15-17页 |
1.4.2 对其他客体分子的识别 | 第17-19页 |
1.5 葫芦脲的应用 | 第19-22页 |
1.5.1 葫芦脲在药物、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2 葫芦脲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22-25页 |
2 基于葫芦[7]脲主客体识别作用构建多巴胺电化学传感技术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试剂 | 第26页 |
2.2.2 仪器 | 第26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2.3.1 GO-CB[7]-GCE电极的表征 | 第27-30页 |
2.3.2 葫芦脲[7]电化学检测多巴胺的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0-36页 |
2.3.3 加标血浆的测定 | 第36页 |
2.4 结论 | 第36-39页 |
3 葫芦[7]脲修饰电极检测药物、饮料中的抗坏血酸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2.1 药品 | 第40-41页 |
3.2.2 仪器 | 第41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3.3.1 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 | 第42-43页 |
3.3.2 GO-CB[7]-GCE电极在抗坏血酸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43页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3-48页 |
3.3.4 样品的测定 | 第48-49页 |
3.4 结论 | 第49-51页 |
4 羟基葫芦脲[6]磁性微球结合紫外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浆中的盐酸丁卡因 | 第51-61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2-55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4.2.2 实验试剂及药品 | 第52-53页 |
4.2.3 以葫芦[6]脲为主体修饰的磁性材料的制备 | 第53-54页 |
4.2.4 实验步骤 | 第54页 |
4.2.5 加标血浆的分析 | 第54-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4.3.1 X射线衍射表征 | 第55页 |
4.3.2 Fe_3O_4@SiO_2@CB[6]的吸附性能 | 第55-56页 |
4.3.3 优化吸附解析过程 | 第56-59页 |
4.3.4 方法性能分析及分析应用 | 第59-60页 |
4.4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