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半导体光催化简介 | 第11-12页 |
1.1.1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背景 | 第11页 |
1.1.2 半导体光催化的机理 | 第11-12页 |
1.2 铋系光催化剂的发展 | 第12-17页 |
1.2.1 氧化铋 | 第12-13页 |
1.2.2 钨酸铋 | 第13页 |
1.2.3 钒酸铋 | 第13-14页 |
1.2.4 钛酸铋 | 第14-17页 |
1.3 光催化性能改进的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离子掺杂 | 第18页 |
1.3.2 贵金属沉积 | 第18-19页 |
1.3.3 光敏化 | 第19页 |
1.3.4 复合半导体 | 第19-20页 |
1.4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0-2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1 主要的试剂与药品 | 第23页 |
2.2 主要的设备与仪器 | 第23-24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页 |
2.5 光催化反应实验 | 第25-27页 |
3 纯相Bi_(12)TiO_(20)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 | 第27-35页 |
3.1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3.1.1 结构与形貌 | 第27-29页 |
3.1.2 光学性质分析 | 第29-30页 |
3.2 光催化性能 | 第30-33页 |
3.2.1 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 | 第30-31页 |
3.2.2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3.2.3 催化机理 | 第32-33页 |
3.3 小结 | 第33-35页 |
4 Bi_(12)TiO_(20)/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改进研究 | 第35-4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7页 |
4.1.1 钛酸铋Bi_(12)TiO_(20)的制备 | 第37页 |
4.1.2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37页 |
4.1.3 复合Bi_(12)TiO_(20)/GO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4.2.1 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4.2.2 形貌分析 | 第38页 |
4.2.3 光学性质分析 | 第38-39页 |
4.3 光催化性能 | 第39-43页 |
4.3.1 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 | 第39-40页 |
4.3.2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4.3.3 催化机理 | 第41-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5 复合Bi_(12)TiO_(20)/g-C_3N_4光催化剂及其Z型催化机理研究 | 第44-57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5.1.1 钛酸铋Bi_(12)TiO_(20)的制备 | 第47页 |
5.1.2 层状g-C_3N_4的制备 | 第47-48页 |
5.1.3 Bi_(12)TiO_(20)/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5.2.1 物相分析 | 第48-49页 |
5.2.2 形貌分析 | 第49页 |
5.2.3 光学性质分析 | 第49-50页 |
5.3 光催化性能 | 第50-56页 |
5.3.1 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 | 第50-53页 |
5.3.2 催化机理 | 第53-56页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