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系统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充电桩系统研究方案分析与设计 | 第13-19页 |
2.1 充电桩工作原理 | 第13-17页 |
2.1.1 充电技术的研究 | 第13页 |
2.1.2 接触式充电技术 | 第13-16页 |
2.1.3 充电桩的种类 | 第16-17页 |
2.2 充电桩的设计需求 | 第17页 |
2.3 充电桩的结构框架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 第19-33页 |
3.1 VIENNA电路应用与设计 | 第19-25页 |
3.1.1 三相VIENNA整流器三相abc坐标系模型建立 | 第20-22页 |
3.1.2 三相静止坐标系变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3.1.3 三相abc静止坐标系变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3.2 移相全桥DC/DC功率变换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3.3 充电桩的电路参数设计 | 第27-29页 |
3.3.1 整流升压电感设计 | 第27-28页 |
3.3.2 整流输出电容的选择 | 第28页 |
3.3.3 高频变压器的选择 | 第28-29页 |
3.4 人机交互单元设计 | 第29-32页 |
3.4.1 显示模块与流程设计 | 第29-32页 |
3.4.2 电能计量单元 | 第32页 |
3.5 故障防护设计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 第33-44页 |
4.1 微处理器单元 | 第33-34页 |
4.1.1 TMS320F28335的介绍 | 第33页 |
4.1.2 TMS320F28335的最小系统设计 | 第33-34页 |
4.2 采样电路设计 | 第34-38页 |
4.2.1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第34-36页 |
4.2.2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4.2.3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4.3 控制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第38页 |
4.4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8-40页 |
4.4.1 VIENNA整流器的驱动电路及开关器件选择 | 第38-39页 |
4.4.2 全桥功率变换单元驱动电路及开关器件的选择 | 第39-40页 |
4.5 通信接口设计 | 第40-44页 |
4.5.1 CAN模块介绍 | 第40-41页 |
4.5.2 CAN模块驱动电路 | 第41页 |
4.5.3 CAN模块初始化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充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44-50页 |
5.1 VIENNA整流器控制策略 | 第44-47页 |
5.1.1 电压外环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44-46页 |
5.1.2 电流内环控制器设计 | 第46-47页 |
5.2 功率变换模块控制 | 第47-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主电路的仿真研究 | 第50-55页 |
6.1 VIENNA整流系统控制仿真 | 第50-53页 |
6.1.1 整流器模型参数设计 | 第50-51页 |
6.1.2 仿真结果及研究分析 | 第51-53页 |
6.2 移相全桥功率变换电路仿真 | 第53-5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