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克什克腾经棚古湖晚第四纪沉积与环境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1.1 湖泊沉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1.2 克什克腾古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第14-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4 完成工作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9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8-19页 |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第19-20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9页 |
2.2.1 区域地层 | 第20-24页 |
2.2.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4-29页 |
第三章 湖相地层特征与时代 | 第29-65页 |
3.1 湖相层的分布 | 第29-34页 |
3.2 典型湖相剖面特征 | 第34-62页 |
3.2.1 福盛号剖面 | 第34-48页 |
3.2.2 上白头剖面 | 第48-55页 |
3.2.3 黑水桥剖面 | 第55-59页 |
3.2.4 大坝梁剖面 | 第59-62页 |
3.3 湖相地层年代 | 第62-65页 |
3.3.1 测年方法的选择 | 第62-63页 |
3.3.2 样品采集 | 第63页 |
3.3.3 年代测试及结果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湖相沉积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 第65-80页 |
4.1 孢粉分析 | 第65-72页 |
4.1.1 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4.1.2 分析结果 | 第66-72页 |
4.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72-80页 |
4.2.1 元素指标选取及其意义 | 第72-75页 |
4.2.2 样品测试 | 第75页 |
4.2.3 测试结果 | 第75-79页 |
4.2.4 气候环境指示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古湖演化讨论 | 第80-94页 |
5.1 古湖演化的证据 | 第80-85页 |
5.1.1 地貌学证据 | 第80-83页 |
5.1.2 沉积学证据 | 第83-84页 |
5.1.3 生物学证据 | 第84-85页 |
5.2 古湖岸年代的建立及讨论 | 第85-86页 |
5.3 古湖的演化 | 第86-88页 |
5.3.1 古湖的形成 | 第86页 |
5.3.2 古湖的发展 | 第86-87页 |
5.3.3 古湖的收缩和消亡 | 第87-88页 |
5.4 克什克腾地区大湖期的讨论 | 第88-90页 |
5.5 古湖演化的机制 | 第90-94页 |
5.5.1 构造运动 | 第90-93页 |
5.5.2 气候因素 | 第93-94页 |
第六章 克什克腾地区晚第四纪环境变迁 | 第94-104页 |
6.1 气候环境演变 | 第94-99页 |
6.2 区域对比 | 第99-104页 |
6.2.1 与周边区域对比 | 第99-103页 |
6.2.2 与全球气候记录对比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4-106页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104-105页 |
7.2 问题与讨论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附录 | 第120-132页 |
个人简介 | 第120页 |
科研和实践经历 | 第120页 |
第一作者发表文章 | 第120-121页 |
原始数据 | 第12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