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假位置的LBS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LBS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及其分析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2.1 LBS隐私保护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2.2 LBS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 第17-20页 |
2.2.1 k-匿名模型 | 第17-18页 |
2.2.2 差分隐私 | 第18-20页 |
2.3 LBS位置隐私威胁 | 第20-22页 |
2.4 博弈论相关知识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位置语义和地理距离的假位置生成方法 | 第23-37页 |
3.1 引言 | 第23-24页 |
3.2 相关知识 | 第24-25页 |
3.2.1 系统结构 | 第24页 |
3.2.2 攻击模型 | 第24-25页 |
3.3 基于位置语义的假位置生成方法 | 第25-29页 |
3.3.1 位置相似度度量 | 第25-27页 |
3.3.2 构建位置语义类 | 第27-28页 |
3.3.3 生成假位置 | 第28-29页 |
3.4 服务质量分析 | 第29-30页 |
3.5 LBS位置隐私保护评估 | 第30-31页 |
3.6 仿真实验 | 第31-36页 |
3.6.1 实验环境与配置 | 第31-32页 |
3.6.2 隐私收益评估 | 第32-3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面向兴趣点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 第37-48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相关知识 | 第37-39页 |
4.2.1 LBS服务模型 | 第37-38页 |
4.2.2 攻击模型 | 第38页 |
4.2.3 地理差分隐私 | 第38-39页 |
4.3 假查询生成方法 | 第39-44页 |
4.3.1 用户移动模型 | 第40页 |
4.3.2 假查询生成算法 | 第40-42页 |
4.3.4 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4.3.3 地理差分隐私分析 | 第43-44页 |
4.4 仿真实验 | 第44-47页 |
4.4.1 实验环境与配置 | 第44页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种带惩罚机制的分布式哑元生成方法 | 第48-58页 |
5.1 引言 | 第48-49页 |
5.2 分布式哑元生成及分析 | 第49-53页 |
5.2.1 隐私威胁模型 | 第49-50页 |
5.2.2 分布式哑元生成机制 | 第50-52页 |
5.2.3 哑元生成模型分析 | 第52-53页 |
5.3 带惩罚机制的哑元生成方法 | 第53-55页 |
5.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