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隆务镇西山Ⅲ号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 本文研究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4-17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地质环境条件 | 第17-31页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17页 |
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17-20页 |
2.3 研究区自然环境条件 | 第20-24页 |
2.4 研究区地形地貌 | 第24-25页 |
2.5 区域地层岩性 | 第25-27页 |
2.6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9页 |
2.7 研究区人类工程活动 | 第29-31页 |
3 滑坡基本特征 | 第31-39页 |
3.1 Ⅲ号滑坡基本特征 | 第31-33页 |
3.2 滑坡体岩土体结构特征 | 第33-37页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7页 |
3.4 变形破坏特征 | 第37-39页 |
4 滑坡影响因素和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 | 第39-43页 |
4.1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4.2 滑坡形成机制 | 第41-43页 |
5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43-61页 |
5.1 滑坡的稳定性定性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5.2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参数统计 | 第44-51页 |
5.3 西山Ⅲ号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 | 第51-59页 |
5.4 地质灾害体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 第59-61页 |
6 滑坡治理方案建议 | 第61-65页 |
6.1 抗滑桩工程 | 第61-62页 |
6.2 排水沟工程 | 第62页 |
6.3 削方工程 | 第62页 |
6.4 桩后填方工程 | 第62页 |
6.5 绿化工程 | 第62-65页 |
7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图1 III号滑坡治理工程地质图 | 第73-74页 |
附图2 抗滑桩结构图 | 第74-75页 |
附录1 个人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