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6-28页 |
1.1 菰黑粉菌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1.1 菰黑粉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1.1.2 菰黑粉菌与茭白植株的互作 | 第17-18页 |
1.1.3 菰黑粉菌基因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力的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1.2.1 环境因素对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1.2.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1.2.3 植物防御反应对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影响 | 第22页 |
1.3 真菌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1.3.1 Fus3/Kss1信号途径 | 第23-25页 |
1.3.2 Slt2信号途径 | 第25-26页 |
1.3.3 Hog1信号途径 | 第2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8-4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2.2 供试培养基及试剂 | 第28-31页 |
2.2.1 供试培养基 | 第29-30页 |
2.2.2 供试试剂 | 第30-31页 |
2.3 DNA及总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3.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1页 |
2.3.2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3.3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32页 |
2.4 基因的克隆 | 第32-33页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页 |
2.6 荧光定量PCR | 第33-34页 |
2.7 表达载体及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34-36页 |
2.7.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2.7.2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35-36页 |
2.8 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 | 第36-37页 |
2.9 UeKpp2基因互补菌株的筛选 | 第37页 |
2.10 UeKpp2和UeKpp6基因缺失菌株的筛选 | 第37页 |
2.11 UePrf1过表达菌株的筛选 | 第37-38页 |
2.12 融合实验 | 第38-39页 |
2.13 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39页 |
2.14 酵母双杂交筛选互作蛋白 | 第39-40页 |
2.14.1 酵母转化实验 | 第39页 |
2.14.2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39-40页 |
2.14.3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0页 |
2.15 接种实验 | 第40-42页 |
2.16 WGA/PI染色观察 | 第42-43页 |
3 菰黑粉菌UeKpp2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43-60页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43-58页 |
3.1.1 菰黑粉菌UeKpp2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45页 |
3.1.2 UeKpp2基因可互补玉米黑粉菌kpp2基因缺失引起的缺陷 | 第45-48页 |
3.1.3 菰黑粉菌UeKpp2基因缺失影响菌株形态、芽管生长及融合能力 | 第48-51页 |
3.1.4 UeKpp2基因在菰黑粉融合及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第51-52页 |
3.1.5 UeKpp2基因在不同碳氮源刺激下的表达分析 | 第52-53页 |
3.1.6 UeKpp2可以与UeFuz7及UePrf1蛋白互作 | 第53-54页 |
3.1.7 菰黑粉菌UeKpp2基因缺失影响UeFuz7及UePrf1的表达 | 第54-56页 |
3.1.8 UePrf1直接作用于UeKpp2的下游 | 第56-57页 |
3.1.9 UeKpp2基因缺失影响菌株的致病性 | 第57-58页 |
3.2 讨论 | 第58-60页 |
4 菰黑粉菌UeKpp6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60-70页 |
4.1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4.1.1 菰黑粉菌UeKpp6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0-62页 |
4.1.2 菰黑粉菌UeKpp6基因缺失不影响性亲和菌株间的识别及融合 | 第62-64页 |
4.1.3 UeKpp6基因在菰黑粉菌生长过程及不同碳氮源刺激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4-65页 |
4.1.4 UeKpp6可与UePrf1蛋白互作 | 第65-66页 |
4.1.5 UeKpp6基因缺失影响UeKpp2及UePrf1的表达 | 第66-67页 |
4.1.6 其他与UeKpp6互作蛋白的筛选 | 第67-68页 |
4.1.7 UeKpp6基因缺失后菌株仍能侵入茭白植物 | 第68页 |
4.2 讨论 | 第68-7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0-72页 |
5.2 课题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 | 第81-85页 |
附录一 UeKpp2和UeKpp6基因克隆的引物信息 | 第81页 |
附录二 荧光定量PCR引物信息 | 第81-82页 |
附录三 构建表达载体的引物信息 | 第82-83页 |
附录四 UeKpp2和UeKpp6基因缺失菌株构建的引物信息 | 第83-84页 |
附录五 UeKpp2和UeKpp6与其他真菌中同源蛋白的多序列比对 | 第84-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