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排洪系统水力学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理论公式 | 第11-12页 |
1.2.2 模型试验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16-18页 |
2.1.1 连续性方程 | 第16页 |
2.1.2 运动方程—雷诺方程 | 第16-17页 |
2.1.3 紊流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2.2 控制方程离散 | 第18页 |
2.3 网格及网格生成技术 | 第18-19页 |
2.4 自由表面追踪方法 | 第19页 |
2.5 计算软件的选择 | 第19-21页 |
2.5.1 CFX | 第19-20页 |
2.5.2 Flow3D | 第20页 |
2.5.3 Fluent | 第20-21页 |
2.6 数值模型验证 | 第21-23页 |
2.6.1 模型建立 | 第21-22页 |
2.6.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某尾矿库概况及排洪系统三维数值模型 | 第25-32页 |
3.1 尾矿库概况 | 第25-27页 |
3.2 库区工程地质 | 第27-29页 |
3.2.1 地质岩性构成 | 第27-28页 |
3.2.2 地质效应 | 第28页 |
3.2.3 水文地质 | 第28-29页 |
3.3 尾矿库排洪系统三维数值模型 | 第29-31页 |
3.3.1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3.3.2 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 第30页 |
3.3.3 模型设置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某尾矿库排洪系统泄洪能力及流态分析 | 第32-49页 |
4.1 排洪系统泄流能力 | 第32-34页 |
4.2 排洪系统泄流流态 | 第34-48页 |
4.2.1 坝顶标高155m时流态 | 第34-43页 |
4.2.2 坝顶标高160m时流态 | 第43-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某尾矿库排洪系统泄流流速及壁面压力分析 | 第49-86页 |
5.1 排洪系统泄流流速矢量 | 第49-60页 |
5.1.1 坝顶标高155m时流速矢量图 | 第49-54页 |
5.1.2 坝顶标高160m时流速矢量图 | 第54-60页 |
5.2 排洪系统泄流流速等值线 | 第60-72页 |
5.2.1 坝顶标高155m时泄流流速等值线图 | 第60-66页 |
5.2.2 坝顶标高160m时泄流流速等值线图 | 第66-72页 |
5.2.3 小结 | 第72页 |
5.3 排洪系统壁面压力 | 第72-84页 |
5.3.1 坝顶标高155m时壁面压力 | 第72-78页 |
5.3.2 坝顶标高160m时壁面压力 | 第78-84页 |
5.3.3 小结 | 第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 | 第86-89页 |
6.1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原则 | 第86页 |
6.2 安全管理措施 | 第86-87页 |
6.3 安全技术措施 | 第87页 |
6.4 安全控制措施 | 第87-8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结论 | 第89页 |
7.2 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