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本课题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马克思公平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公平理论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概述 | 第16-27页 |
2.1 马克思公平理论 | 第16-20页 |
2.1.1 马克思公平理论基本内容 | 第16-18页 |
2.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 | 第18-19页 |
2.1.3 衡量的标准 | 第19-20页 |
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0-22页 |
2.2.1 城乡 | 第20-21页 |
2.2.2 基本公共服务 | 第21-22页 |
2.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2页 |
2.2.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 第22页 |
2.2.5 相关问题说明 | 第22页 |
2.3 马克思公平理论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 | 第22-27页 |
2.3.1 马克思公平理论中的基本公共服务相关要求及思想阐述 | 第23-24页 |
2.3.2 马克思公平理论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 第24-25页 |
2.3.3 马克思公平理论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方法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 第27-35页 |
3.1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取得的成效 | 第28-29页 |
3.2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3.2.1 城乡公共基础教育非均等化问题 | 第29-31页 |
3.2.2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非均等化问题 | 第31-32页 |
3.2.3 城乡基本社会保障非均等化问题 | 第32页 |
3.2.4 城乡基本公共设施非均等化问题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实原因 | 第35-39页 |
4.1 城乡二元结构 | 第35-36页 |
4.2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第36-37页 |
4.3 转移支付制度 | 第37页 |
4.4 分税制财政体制 | 第37-39页 |
第五章 马克思公平理论下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 | 第39-46页 |
5.1 马克思公平理论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指向 | 第39-40页 |
5.1.1 以人为本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方针 | 第39-40页 |
5.1.2 人的需求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 第40页 |
5.2 马克思公平理论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途径 | 第40-43页 |
5.2.1 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体系 | 第40-41页 |
5.2.2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 第41-42页 |
5.2.3 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2页 |
5.2.4 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体系 | 第42-43页 |
5.3 马克思公平理论下提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 第43-46页 |
5.3.1 实行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43-44页 |
5.3.2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44-45页 |
5.3.3 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