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颜色体系探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二、《山海经》研究现状及颜色体系的提出 | 第16-21页 |
(一)《山海经》简介 | 第16-17页 |
1.《山海经》结构简介 | 第16-17页 |
2.《山海经》内容简介 | 第17页 |
(二)《山海经》作者问题 | 第17-18页 |
(三)《山海经》成书时间 | 第18页 |
(四)《山海经》性质问题 | 第18-19页 |
(五)《山海经》颜色问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三、《山海经》赤色系 | 第21-73页 |
(一)赤 | 第21-46页 |
(二)朱 | 第46-51页 |
(三)丹 | 第51-60页 |
(四)赭 | 第60-62页 |
(五)彤 | 第62-66页 |
(七)紫 | 第66-68页 |
(八)茈(芘) | 第68-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四、《山海经》黑色系 | 第73-96页 |
(一)黑 | 第73-87页 |
(二)玄 | 第87-92页 |
(三)幽 | 第92-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五、《山海经》青色系 | 第96-118页 |
(一)青 | 第96-110页 |
(二)苍 | 第110-114页 |
(三)碧 | 第114-115页 |
(四)绿 | 第115-116页 |
小结 | 第116-118页 |
六、《山海经》白色系 | 第118-135页 |
(一)白 | 第118-131页 |
(二)素 | 第131-133页 |
(三)缟 | 第133页 |
小结 | 第133-135页 |
七、《山海经》黄色系 | 第135-151页 |
(一)黄 | 第135-149页 |
小结 | 第149-151页 |
八、中国民俗颜色符号的根 | 第151-157页 |
(一)民俗视野下的《山海经》 | 第151-152页 |
(二)《山海经》关于颜色记载的概况 | 第152-155页 |
(三)五大颜色体系提出的依据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