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黄金产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导论第14-2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4-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6-23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6-21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21-22页
        1.2.3 现有研究不足第22-23页
    1.3 研究创新第23页
    1.4 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6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3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26-46页
    2.1 绩效相关概念第26-28页
        2.1.1 抽象逻辑视角下的绩效概念第26页
        2.1.2 有界组织视角下的绩效概念第26-27页
        2.1.3 战略性视角下的绩效概念第27-28页
    2.2 SCP范式第28-35页
        2.2.1 SCP范式的基本框架第28-29页
        2.2.2 SCP范式的基本内涵第29-33页
        2.2.3 SCP范式在资源型行业中的应用第33-35页
    2.3 战略绩效评价框架第35-42页
        2.3.1 基于经验的评价框架第35-36页
        2.3.2 基于多元要素整合的评价框架第36-39页
        2.3.3 基于战略方法论式的评价框架第39-40页
        2.3.4 各类绩效评价方法在黄金行业中的应用第40-42页
    2.4 理论框架构建第42-46页
        2.4.1 绩效理论维度第42页
        2.4.2 SCP范式理论维度第42-43页
        2.4.3 绩效评价理论维度第43-46页
第3章 中国黄金产业发展中的战略性背景要素第46-56页
    3.1 黄金的基本属性及主要用途第46-48页
        3.1.1 黄金的基本属性第46-47页
        3.1.2 黄金的主要用途第47-48页
    3.2 中国黄金产业的发展历程第48-49页
    3.3 中国黄金产业的基本现状第49-54页
        3.3.1 自然资源分布及勘探情况第49-50页
        3.3.2 黄金生产情况第50-52页
        3.3.3 行业大型企业发展情况第52-53页
        3.3.4 中国黄金产业技术发展情况第53页
        3.3.5 中国黄金产业交易情况第53-54页
        3.3.6 中国黄金产业消费情况第54页
    3.4 中国黄金产业当前发展中的特征第54-55页
    3.5 中国黄金产业当前发展中的问题第55-56页
第4章 中国黄金产业市场结构维度分析第56-74页
    4.1 中国黄金产业自然资源结构第56-60页
        4.1.1 中国自然黄金资源的整体分布第56-57页
        4.1.2 中国黄金储量的地理分布第57-58页
        4.1.3 中国黄金储量的企业间分布第58-60页
    4.2 中国黄金产业市场结构第60-64页
        4.2.1 黄金市场供给结构第60-61页
        4.2.2 黄金市场需求结构第61-62页
        4.2.3 黄金市场整体供需情况第62-64页
    4.3 中国黄金产业价格结构第64-69页
        4.3.1 价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第64-66页
        4.3.2 价格形成机制第66-67页
        4.3.3 价格形成机构第67页
        4.3.4 中国黄金产业价格结构第67-69页
    4.4 中国黄金产业整体结构态势第69-74页
        4.4.1 市场集中度第69-71页
        4.4.2 产品差异化第71-72页
        4.4.3 进出壁垒情况第72-74页
第5章 中国黄金产业市场行为维度分析第74-86页
    5.1 中国黄金产业政策背景第74-77页
        5.1.1 规制政策体系第74-75页
        5.1.2 产业政策体系第75-77页
        5.1.3 系统影响及发展趋势第77页
    5.2 中国黄金产业技术进步行为第77-81页
        5.2.1 中国黄金产业技术发展历程第77-78页
        5.2.2 中国黄金产业技术发展的核心—信息化第78-80页
        5.2.3 技术进步行为对黄金行业的影响第80-81页
    5.3 中国黄金产业环保化行为第81-83页
        5.3.1 黄金行业绿色化行为内涵第81-82页
        5.3.2 黄金行业绿色化基本要素第82-83页
        5.3.3 绿色化行为对黄金行业的影响第83页
    5.4 中国黄金产业国际化行为第83-86页
        5.4.1 黄金行业企业国际化行为内涵第83-84页
        5.4.2 黄金行业企业国际化行为现状第84页
        5.4.3 黄金行业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影响第84-86页
第6章 中国黄金产业市场绩效维度分析第86-97页
    6.1 中国黄金产业成本维度第86-90页
        6.1.1 综合生产成本第87-88页
        6.1.2 矿山成品金成本第88-89页
        6.1.3 含量金生产成本第89页
        6.1.4 综合成本第89-90页
        6.1.5 产品成本费用总额第90页
    6.2 中国黄金产业利润维度第90-95页
        6.2.1 行业整体利润情况第90-91页
        6.2.2 企业利润情况第91-92页
        6.2.3 销售利润率情况第92-93页
        6.2.4 五大重点企业盈利情况第93-95页
    6.3 中国黄金产业生产效率维度第95-97页
第7章 中国黄金产业战略绩效评价整体框架第97-122页
    7.1 评价原则第97-98页
    7.2 评价方法第98-111页
        7.2.1 软系统方法论(SSM)第98-108页
        7.2.2 层次分析法(AHP)第108-111页
    7.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111-122页
        7.3.1 评价基本战略的确定第111页
        7.3.2 顶层战略的分解第111-114页
        7.3.3 评价要素细分和指标遴选第114-117页
        7.3.4 最终评价要素和指标的确定第117-118页
        7.3.5 评价权重的确定第118-122页
第8章 中国黄金产业战略绩效实证评价第122-145页
    8.1 评价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122-125页
    8.2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黄金行业战略绩效动态变化情况第125-132页
        8.2.1 行业整体战略绩效变化趋势第125-127页
        8.2.2 市场结构维度变化第127-128页
        8.2.3 市场行为维度变化第128-130页
        8.2.4 市场绩效维度变化第130-132页
    8.3 基于国际标杆比较的中国黄金行业国际竞争力情况第132-145页
        8.3.1 国际标杆指标及数据的预处理第132-135页
        8.3.2 各国黄金行业整体战略绩效比较第135-136页
        8.3.3 市场结构维度国际比较第136-137页
        8.3.4 市场行为维度国际比较第137-139页
        8.3.5 市场绩效维度国际比较第139-140页
        8.3.6 中国黄金产业优势分析第140-142页
        8.3.7 中国黄金产业劣势分析第142-145页
第9章 中国黄金产业国际标杆选择及国际经验总结第145-159页
    9.1 中国黄金产业国际标杆的选择第145-147页
        9.1.1 短期发展标杆的选择第145-146页
        9.1.2 中长期战略标杆的选择第146-147页
    9.2 国外先进黄金行业战略选择中的特征第147-149页
        9.2.1 个性化的战略定位第147-148页
        9.2.2 灵活的战略调整第148-149页
    9.3 国外先进黄金企业的运营特征第149-153页
        9.3.1 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举第149-150页
        9.3.2 全面深入的国际化战略第150-151页
        9.3.3 先进的资本运作能力第151页
        9.3.4 技术进步引导下的效率提升第151-152页
        9.3.5 国外先进黄金企业特征小结第152-153页
    9.4 国外先进黄金行业典型案例对我国黄金企业发展的启示第153-157页
        9.4.1 承担国际化进程中的本地化及社区责任第153-154页
        9.4.2 加强科技驱动下的环保建设第154-155页
        9.4.3 注重以人为本的劳工关系建设第155-156页
        9.4.4 建立合作多赢的本地社区关系第156-157页
    9.5 对策建议第157-159页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59-161页
    10.1 研究结论第159页
    10.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59-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2-173页
附录第173-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侵蚀性离子作用下矿渣-水泥复合浆体C-S-H微结构形成与演变机理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