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理论与实证:中俄农产品贸易现实状态与延拓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8-37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0页
    1.2 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1.2.1 研究目的第20页
        1.2.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1-31页
        1.3.1 中俄政治关系的研究第21-23页
        1.3.2 中俄经贸关系的研究第23-24页
        1.3.3 国内外中俄农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第24-31页
        1.3.4 研究评述第31页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31-36页
        1.4.1 研究内容第31-33页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3-35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35-36页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36-37页
2 基础理论及理论分析框架第37-54页
    2.1 国际合作理论第37-38页
    2.2 国际贸易理论第38-45页
        2.2.1 绝对优势理论第38-39页
        2.2.2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扩展第39-41页
        2.2.3 要素禀赋理论及其扩展第41-42页
        2.2.4 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第42-43页
        2.2.5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第43-44页
        2.2.6 新新贸易理论第44-45页
    2.3 国际要素流动理论第45-48页
        2.3.1 生产要素概念和类别第45-46页
        2.3.2 国际要素流动性差异第46-47页
        2.3.3 国际要素流动的动因第47页
        2.3.4 国际要素流动的经济效应第47-48页
    2.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48-53页
        2.4.1 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第48-52页
        2.4.2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52-53页
    2.5 理论分析框架选取第53页
    2.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3 俄罗斯农业发展与中俄农产品贸易概况第54-73页
    3.1 俄罗斯农业总体发展状态第54-65页
        3.1.1 俄罗斯农业资源禀赋第54-55页
        3.1.2 俄罗斯农业分布特征第55-56页
        3.1.3 俄罗斯农业投入第56-58页
        3.1.4 俄罗斯农业产出第58-63页
        3.1.5 俄罗斯农业对外经贸合作第63-64页
        3.1.6 俄罗斯农业发展综析第64-65页
    3.2 中俄农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互补分析第65-68页
        3.2.1 中俄农业两个市场互补第65-67页
        3.2.2 中俄农业两种资源互补第67-68页
    3.3 中俄农产品贸易概况分析第68-72页
        3.3.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第68-69页
        3.3.2 中俄农产品贸易政策及推进第69-71页
        3.3.3 中俄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1-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4 中俄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与互补性演变第73-87页
    4.1 相关研究动态第73-74页
    4.2 数据与方法第74-76页
        4.2.1 数据第74页
        4.2.2 方法第74-76页
    4.3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特征及趋势第76-78页
        4.3.1 中俄农产品贸易规模及趋势第76页
        4.3.2 中俄农产品贸易在各自农产品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及贸易中的地位第76-78页
    4.4 中俄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第78-81页
        4.4.1 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第79-80页
        4.4.2 中国从俄罗斯农产品进口结构变化及趋势分析第80-81页
    4.5 中俄农产品贸易指数分析第81-85页
        4.5.1 中俄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第81-83页
        4.5.2 中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第83-85页
    4.6 研究结论第85-86页
    4.7 本章小结第86-87页
5 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第87-100页
    5.1 相关研究动态第87-88页
    5.2 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分析第88-94页
        5.2.1 产业内贸易测算方法与数据来源第88-89页
        5.2.2 中俄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第89-92页
        5.2.3 中俄四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第92-93页
        5.2.4 中俄SITC Rev.3主要产业内贸易农产品第93-94页
    5.3 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第94-98页
        5.3.1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第94-96页
        5.3.2 结果与分析第96-98页
    5.4 研究结论第98-99页
    5.5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6 中俄农产品组的贸易特征与增长因素第100-117页
    6.1 现实背景第100-102页
    6.2 相关研究动态、方法及数据来源第102-103页
    6.3 中俄农产品组的贸易特征第103-111页
        6.3.1 统计指标选取第103-104页
        6.3.2 整体特征分析第104-105页
        6.3.3 66组农产品贸易特征分析第105-111页
    6.4 中俄农产品贸易增长因素第111-115页
        6.4.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第111-113页
        6.4.2 增长因素分析第113-115页
    6.5 研究结论第115页
    6.6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7 中俄互补性明显的农产品贸易第117-132页
    7.1 中俄互补性明显的农产品贸易状态第117-126页
        7.1.1 中俄园艺产品贸易概况第117-120页
        7.1.2 中俄大宗农产品贸易概况第120-123页
        7.1.3 中俄水产品贸易概况第123-126页
    7.2 中俄互补性明显的农产品贸易综析第126-131页
        7.2.1 中俄互补性明显的农产品贸易状态成因第126-128页
        7.2.2 中俄互补性明显的农产品贸易趋势与延拓第128-131页
    7.3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8 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互动共进第132-153页
    8.1 中俄农业合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32-143页
        8.1.1 中俄农业合作现状第132-140页
        8.1.2 中俄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第140-143页
    8.2 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互动共进的保障与研判第143-149页
        8.2.1 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共进的保障第143-147页
        8.2.2 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共进的研判第147-149页
    8.3 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互动共进之要第149-152页
        8.3.1 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互动共进关系第149-150页
        8.3.2 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互动共进之要第150-152页
    8.4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9 繁荣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第153-160页
    9.1 建立并完善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的核心协调机制第153-154页
    9.2 把握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机遇第154-155页
    9.3 搭建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第155-156页
    9.4 推进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的基地建设第156页
    9.5 提高中俄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的物流能力第156-157页
    9.6 推动中俄农产品贸易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动共进第157-158页
    9.7 促进中俄农业相关产品贸易第158页
    9.8 提高中俄农业合作的支持力度第158-159页
    9.9 本章小结第159-160页
结论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3-174页
致谢第174-176页
附件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淀碳酸钙(PCC)的植物胶交联表面改性及其作为造纸填料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规范化方案设计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