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PPP项目建设的风险评估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PPP项目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PPP项目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PPP项目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 | 第19-25页 |
2.1 PPP模式 | 第19-22页 |
2.1.1 PPP模式定义与分类 | 第19-21页 |
2.1.2 PPP模式风险的内涵 | 第21-22页 |
2.2 风险识别理论研究 | 第22-25页 |
2.2.1 风险识别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23-24页 |
2.2.3 风险识别的流程 | 第24-25页 |
第3章 民族地区PPP项目建设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第25-32页 |
3.1 风险评价体系指标清单 | 第25-28页 |
3.1.1 宏观风险因素 | 第26页 |
3.1.2 中观风险因素指标 | 第26-28页 |
3.1.3 微观风险因素指标 | 第28页 |
3.2 民族地区PPP项目建设风险的评估方法 | 第28-32页 |
3.2.1 因子分析法 | 第28-30页 |
3.2.2 熵值法 | 第30-32页 |
第4章 民族地区PPP项目建设实证研究 | 第32-46页 |
4.1 湘西自治州PPP项目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4.2 调查问卷数据处理 | 第33-36页 |
4.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4.2.2 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4.2.3 数据的处理 | 第35-36页 |
4.3 因子分析法模型 | 第36-44页 |
4.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6-37页 |
4.3.2 因子变量的确定 | 第37-44页 |
4.4 熵值法 | 第44-45页 |
4.5 结果比较 | 第45-46页 |
第5章 民族地区PPP项目建设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46-50页 |
5.1 风险防范对策 | 第46-48页 |
5.1.1 加强过程管控,保障项目建设 | 第46-47页 |
5.1.2 建立收益调节机制,提升运营能力 | 第47页 |
5.1.3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 第47-48页 |
5.1.4 完善配套政策法规,践行合同约定 | 第48页 |
5.2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附录 A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