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理解读 | 第12-25页 |
第一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法动因 | 第12-19页 |
一、演变为新的类型性行为 | 第12-14页 |
二、传统刑法规制范围的缺失 | 第14-19页 |
第二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的理论前提 | 第19-25页 |
一、中立帮助行为全面处罚的质疑 | 第19-22页 |
二、兜底罪名的审慎适用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本体解读 | 第25-40页 |
第一节 主观方面 | 第25-35页 |
一、对“明知”内涵的明确 | 第25-29页 |
二、“明知”认定的功能性划分 | 第29-34页 |
三、认识错误的情形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客观方面 | 第35-40页 |
一、“犯罪”内涵的具体展开 | 第35-38页 |
二、情节严重的范围限定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规范体系 | 第40-45页 |
第一节 以传统共犯评价体系为核心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补充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以平台的特殊责任为强化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