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智能材料结构概述 | 第16-20页 |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功能及关键技术 | 第19页 |
·光纤智能结构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文章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光纤Bragg 光栅传感机理 | 第23-36页 |
·光纤Bragg 光栅的传感原理 | 第23-27页 |
·理论模型 | 第24-25页 |
·光纤光栅的模式耦合 | 第25-27页 |
·光纤Bragg 光栅传感模型 | 第27-33页 |
·应变传感模型 | 第28-29页 |
·光纤Bragg 光栅温度传感模型 | 第29-30页 |
·实验研究 | 第30-33页 |
·光纤Bragg 光栅的频谱仿真 | 第33-35页 |
·反射谱受光栅长度影响 | 第33-34页 |
·反射谱受折射率调制影响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冲击载荷定位和能量等级判定的算法研究 | 第36-47页 |
·冲击信号的特征指标 | 第36-39页 |
·EMD 分解 | 第37-38页 |
·计算相关系数 | 第38-39页 |
·特征指标的分类 | 第39-41页 |
·AR 模型参数和阶数的确定 | 第40页 |
·AR 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法 | 第40-41页 |
·AR 模型阶次的确定 | 第41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载荷定位及能量等级判定算法研究 | 第41-45页 |
·冲击载荷定位算法 | 第43-44页 |
·冲击载荷能量等级判定算法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及冲击监测 | 第47-86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分析 | 第47-53页 |
·层合板的振动方程 | 第47-49页 |
·传感器排布方式和测点位置 | 第49-50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监测系统 | 第5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分析 | 第53-70页 |
·层合板受冲击的动力学方程 | 第54-56页 |
·传感器排布方式和测点位置 | 第56-58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监测系统 | 第5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冲击定位和能量等级判定研究 | 第64-70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分析 | 第70-84页 |
·损伤失效判据 | 第70-71页 |
·传感器排布方式和测点位置 | 第71-72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监测系统 | 第72-73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79页 |
·冲击能量等级判定研究 | 第79-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飞机油箱表面变截面复合材料板健康监测 | 第86-109页 |
·机翼油箱的有限元分析 | 第86-90页 |
·飞机油箱振动分析 | 第90-99页 |
·传感器排布方式和测点位置 | 第90-93页 |
·飞机油箱振动监测系统 | 第93-9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4-99页 |
·飞机油箱冲击定位与能量等级判定研究 | 第99-108页 |
·飞机油箱冲击监测系统 | 第99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9-105页 |
·冲击定位和能量等级判定研究 | 第105-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09-110页 |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