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工会对缓解过度劳动的作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 | 第9-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国内文献 | 第12-15页 |
二、国外文献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和不足 | 第18-20页 |
一、论文的创新 | 第18-19页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5页 |
一、国有银行工会 | 第20-21页 |
二、过度劳动 | 第21-23页 |
三、适度劳动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一、公平理论 | 第25页 |
二、行为目标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上海国有银行过度劳动现状分析 | 第27-42页 |
第一节 上海国有银行过度劳动概况 | 第27-39页 |
一、上海国有银行过度劳动调查 | 第27-36页 |
二、国有银行过度劳动表现形式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国有银行过度劳动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一、内部原因 | 第39-40页 |
二、外在原因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上海国有银行工会缓解过度劳动措施及其作用 | 第42-63页 |
第一节 国有银行工会缓解过度劳动具体措施 | 第42-54页 |
一、集体协商举措 | 第43-48页 |
二、民主管理举措 | 第48-52页 |
三、职工关爱举措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国有银行工会缓解过度劳动作用体现 | 第54-58页 |
一、桥梁纽带作用 | 第54-55页 |
二、源头治理作用 | 第55-57页 |
三、跟踪监督作用 | 第57页 |
四、正向推动作用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国有银行工会缓解过度劳动存在的问题 | 第58-63页 |
一、发展与维权之间存在矛盾 | 第59-60页 |
二、未真正建立维权监督机制 | 第60-61页 |
三、缺乏维权渠道的顶层设计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工会缓解过度劳动的若干思考 | 第63-73页 |
第一节 国内外缓解过度劳动的经验与启示 | 第63-66页 |
一、企业有效举措 | 第64页 |
二、工会集体协商 | 第64页 |
三、政府源头立法 | 第64-65页 |
四、工会政治参与 | 第65-66页 |
第二节 工会缓解过度劳动的进一步对策 | 第66-73页 |
一、平衡发展与维权间的关系 | 第67-70页 |
二、完善工会维权的监督机制 | 第70页 |
三、建立公共参与的有效途径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