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生物素标记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靶向抗肿瘤作用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40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第12-28页
        1.2.1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结构改造第12-22页
        1.2.2 芳烃钌(Ⅱ)配合物抗肿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第22-25页
        1.2.3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第25-28页
    1.3 生物素标记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进展第28-34页
        1.3.1 在探测靶标蛋白上的应用第28-32页
        1.3.2 在肿瘤诊断治疗上的应用第32-3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4-35页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35-36页
    1.6 本论文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和编号第36-40页
        1.6.1 本论文中芳烃钌(Ⅱ)配合物的结构式第36-38页
        1.6.2 本论文中菲啰啉衍生物的结构式第38页
        1.6.3 本论文中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结构式第38-40页
第二章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0-54页
    2.1 前言第40页
    2.2 实验部分第40-49页
        2.2.1 实验试剂第40-41页
        2.2.2 仪器设备第41页
        2.2.3 实验方法第41-4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9-53页
        2.3.1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第49页
        2.3.2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9-53页
    2.4 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第54-64页
    3.1 前言第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58页
        3.2.1 实验试剂第54-55页
        3.2.2 仪器设备第55页
        3.2.3 实验方法第55-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3.3.1 芳烃钌(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第58-59页
        3.3.2 芳烃钌(Ⅱ)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分析第59-63页
    3.4 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生物素标记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谱学研究第64-79页
    4.1 前言第64页
    4.2 实验部分第64-65页
        4.2.1 原料与试剂第64-65页
        4.2.2 仪器及设备第65页
    4.3 实验方法第65-72页
        4.3.1 生物素标记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第65-66页
        4.3.2 烷烃链修饰的菲并咪唑配体的合成第66-67页
        4.3.3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第67-69页
        4.3.4 生物素标记的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第69-71页
        4.3.5 生物素标记的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光谱学性质研究第71-7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2-78页
        4.4.1 生物素标记的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第72-73页
        4.4.2 生物素标记的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73-75页
        4.4.3 生物素标记的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光谱学性质第75-78页
    4.5 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5.1 结论第79-80页
    5.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8页
附录第88-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预SKP2增强胶质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下一篇:G4靶向炔基修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