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在恒大地产私募股权融资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1.4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2.1 对赌协议的概念 | 第16页 |
2.2 常见的对赌标准 | 第16-17页 |
2.3 对赌协议的典型类型 | 第17-18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页 |
2.4.2 激励理论 | 第18-19页 |
2.4.3 期权理论 | 第19页 |
2.4.4 博弈论 | 第19-21页 |
2.4.5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私募股权融资中运用对赌协议的实践 | 第22-28页 |
3.1 实践现状 | 第22-23页 |
3.2 实践特征 | 第23-26页 |
3.2.1 法律条款空缺 | 第23-24页 |
3.2.2 融资方常在海外设立壳公司 | 第24页 |
3.2.3 投资方通常是国外投资机构 | 第24页 |
3.2.4 对赌标准以财务绩效居多 | 第24-25页 |
3.2.5 补偿条件通常是股权 | 第25页 |
3.2.6 对赌协议通常签订在企业上市前 | 第25-26页 |
3.2.7 对赌条款更有利于投资方 | 第26页 |
3.3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4章 恒大地产对赌协议案例过程 | 第28-38页 |
4.1 案例选择依据 | 第28页 |
4.2 恒大地产背景 | 第28-29页 |
4.3 案例介绍 | 第29-38页 |
4.3.1 恒大地产内部重组 | 第29-31页 |
4.3.2 引入外部融资并签订对赌协议 | 第31-32页 |
4.3.3 扩张土地提升业绩 | 第32-33页 |
4.3.4 第一次冲击上市 | 第33-34页 |
4.3.5 引入新一轮融资 | 第34-36页 |
4.3.6 签订新一轮对赌协议 | 第36-37页 |
4.3.7 提升业绩再度冲击上市 | 第37-38页 |
第5章 恒大地产对赌案例的绩效和风险分析 | 第38-45页 |
5.1 绩效分析 | 第38-42页 |
5.1.1 调整后的EVA的计算公式 | 第38-39页 |
5.1.2 恒大地产EVA值计算及评价 | 第39-42页 |
5.2 对赌协议中蕴含的风险分析 | 第42-45页 |
5.2.1 投资方的风险 | 第42页 |
5.2.2 恒大地产的风险 | 第42-45页 |
第6章 运用对赌协议的启示 | 第45-50页 |
6.1 评估对赌协议对企业是否适用 | 第45-46页 |
6.1.1 企业所属的生命周期 | 第45-46页 |
6.1.2 企业是否需要借助私募股权融资上市 | 第46页 |
6.1.3 企业自身发展实力和行业状况 | 第46页 |
6.2 谨慎选择对赌协议类型 | 第46-48页 |
6.2.1 选择适当的对赌标准 | 第46-47页 |
6.2.2 采用重复博弈进行对赌 | 第47-48页 |
6.3 注意宏观环境风险 | 第48页 |
6.4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