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热老化作用下沥青砂浆的自愈合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老化对沥青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自愈性能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沥青砂浆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沥青砂浆损伤愈合试验设计第16-28页
    2.1 试验材料第16页
    2.2 沥青砂浆油砂比确定第16-20页
        2.2.1 比表面积转化法第16-18页
        2.2.2 体积修正法第18-20页
    2.3 试验试件的制备第20-23页
        2.3.1 沥青砂浆试件成型第20-21页
        2.3.2 沥青砂浆试件预切口预制第21-22页
        2.3.3 沥青砂浆弯曲损伤愈合试验试件制备第22页
        2.3.4 基于数字散斑技术的沥青砂浆损伤愈合试验试件第22-23页
    2.4 沥青砂将损伤自愈合正交试验设计第23-27页
        2.4.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第23页
        2.4.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第23-24页
        2.4.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第24-25页
        2.4.4 沥青砂浆损伤愈合正交试验因素选择第25-26页
        2.4.5 损伤愈合正交试验设计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沥青砂浆损伤愈合评价方法第28-35页
    3.1 损伤指标选取第28-29页
        3.1.1 沥青材料损伤概述第28-29页
        3.1.2 沥青砂浆小梁损伤指标选取第29页
    3.2 沥青砂浆小梁损伤愈合评价指标第29-32页
        3.2.1 沥青材料愈合指标概述第29-30页
        3.2.2 基于破坏应变的愈合评价指标HI~1第30页
        3.2.3 J积分理论第30-31页
        3.2.4 基于断裂韧性Jc的愈合评价指标HI~2第31-32页
    3.3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愈合指标选取第32-34页
        3.3.1 基于变形恢复值的愈合指标HI~3第32-33页
        3.3.2 基于应变恢复值的损伤愈合指标HI~4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沥青砂浆小梁损伤愈合试验研究第35-51页
    4.1 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第35-39页
        4.1.1 BOEF弹性地基梁损伤自愈合实验设计第35-36页
        4.1.2 沥青砂浆荷载随时间变化规律第36-37页
        4.1.3 沥青砂浆竖向位移随荷载变化规律第37-38页
        4.1.4 不同老化程度下沥青砂浆破坏时的弯曲劲度模量及弯拉应变第38-39页
        4.1.5 不同老化程度下沥青砂浆破坏时的断裂韧性Jc第39页
    4.2 基于愈合指标HI~1和HI~2的损伤自愈合正交试验分析第39-47页
        4.2.1 基于愈合指标HI~1的损伤自愈合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第40-43页
        4.2.2 基于愈合指标HI~2的损伤自愈合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第43-46页
        4.2.3 愈合指标HI~2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检验第46-47页
    4.3 基于愈合指标HI~2的多次损伤自愈合试验研究第47-50页
        4.3.1 多次损伤自愈合试验设计第47-48页
        4.3.2 对比两种沥青砂浆在不同老化方式后的愈合度第48页
        4.3.3 两种沥青砂浆在不同损伤次数下的愈合度对比第48-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技术的损伤自愈合研究第51-73页
    5.1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及理论第51-54页
        5.1.1 DSCM测量系统简介第51-53页
        5.1.2 基于DSCM的沥青砂浆损伤愈合试验设计第53页
        5.1.3 基于数字散斑原理的损伤自愈合试验方案第53-54页
    5.2 两种沥青砂浆力学性能及粘弹特性分析第54-58页
        5.2.1 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的力随时间变化曲线第54-56页
        5.2.2 两种沥青砂浆的荷载变形及应变云图分析第56-57页
        5.2.3 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应变值Exx变化速率第57-58页
    5.3 基于沥青砂浆预切口两侧变形ΔU的自愈合研究第58-63页
        5.3.1 沥青砂浆损伤愈合变形U云图第58-59页
        5.3.2 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ΔU变化过程第59-61页
        5.3.3 对比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ΔU愈合值第61-62页
        5.3.4 不同愈合时间段内两种沥青砂浆ΔU愈合值第62页
        5.3.5 基于愈合指标HI~3的愈合分析第62-63页
    5.4 基于横向应变Exx的自愈合研究第63-67页
        5.4.1 沥青砂浆损伤愈合应变云图第63-64页
        5.4.2 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Exx变化过程第64-66页
        5.4.3 不同愈合时间段内两种沥青砂浆Exx愈合值第66页
        5.4.4 基于愈合指标HI~4的愈合分析第66-67页
    5.5 基于竖向变形V的愈合研究第67-69页
        5.5.1 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竖向变形的损伤愈合过程第67-69页
        5.5.2 不同老化程度下两种沥青砂浆V愈合值第69页
    5.6 沥青砂浆试件表面微观形貌观测第69-71页
    5.7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 本文结论第73-74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74页
    6.3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个人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风光互补的隧道口融雪化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