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室内可见光通讯系统LED阵列光场分布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0页
    1.2 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第20-34页
        1.2.1 室内VLC系统光学接收端第20-26页
        1.2.2 室内VLC系统信号调制第26-30页
        1.2.3 室内VLC系统光源阵列布局第30-3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34-37页
        1.3.1 课题来源第34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34-37页
第二章 室内VLC系统信道建模第37-58页
    2.1 白光LED光源分析第37-42页
        2.1.1 发光原理第37-38页
        2.1.2 结构与光谱特性分析第38-40页
        2.1.3 辐射特性和发光特性第40-42页
    2.2 PD接收器分析第42-44页
        2.2.1 成像型光学集中器第42-43页
        2.2.2 非成像型光学集中器第43-44页
    2.3 室内VLC系统基本信道描述第44-52页
        2.3.1 信道链路第44-45页
        2.3.2 LOS链路和NLOS链路脉冲响应第45-47页
        2.3.3 LOS链路和NLOS链路光照度第47-49页
        2.3.4 LOS链路和NLOS链路接收功率第49-50页
        2.3.5 LOS和NLOS链路信道噪声第50-51页
        2.3.6 均方根延时扩展及其他参量第51-52页
    2.4 典型光源布局仿真分析第52-57页
        2.4.1 照度分布第53-54页
        2.4.2 接收功率分布第54-56页
        2.4.3 信噪比分布第56-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室内VLC系统能量最优LED阵列布局优化第58-79页
    3.1 优化目标第58-59页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基本设定第59-62页
        3.2.1 基本粒子群算法第60-61页
        3.2.2 标准粒子群算法第61-62页
    3.3 标准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设置第62-64页
        3.3.1 惯性权重ω_t第62-63页
        3.3.2 学习因子c_1c_2第63页
        3.3.3 种群规模Q第63页
        3.3.4 最大速度V_(max)第63页
        3.3.5 算法终止第63-64页
    3.4 优化方案性能分析第64-77页
        3.4.1 接收功率分布仿真分析第64-69页
        3.4.2 平均中断面积率仿真分析第69-70页
        3.4.3 能量损耗仿真分析第70-72页
        3.4.4 均方根延时扩展仿真分析第72-75页
        3.4.5 信噪比分布仿真分析第75-77页
    3.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室内VLC系统照度均方差最优LED阵列布局优化第79-92页
    4.1 照度模型第79-81页
        4.1.1 面照度理论分析第79-80页
        4.1.2 照度均匀性分析第80-81页
    4.2 光源LED阵列布局优化第81-87页
        4.2.1 矩形阵列布局优化方案第81-83页
        4.2.2 圆形阵列布局优化方案第83-87页
    4.3 优化方案性能分析第87-91页
        4.3.1 面接收功率理论分析第87页
        4.3.2 LED矩形阵列布局接收功率分析第87-88页
        4.3.3 LED圆形阵列布局接收功率分析第88-89页
        4.3.4 系统信噪比分析第89-90页
        4.3.5 优化模型视场角分析第90-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基于改进型人工鱼群算法室内VLC系统LED阵列布局优化第92-110页
    5.1 基本人工鱼群算法第92-95页
        5.1.1 人工鱼群算法概述第92页
        5.1.2 人工鱼群算法的模型第92-94页
        5.1.3 人工鱼的行为模式第94-95页
    5.2 人工鱼群算法参数分析第95-96页
        5.2.1 人工鱼视野Visual第95页
        5.2.2 人工鱼步长Step第95-96页
        5.2.3 拥挤度因子δ第96页
        5.2.4 人工鱼数目N_(IAFSA)第96页
        5.2.5 觅食行为尝试次数Try_number第96页
    5.3 改进型人工鱼群算法第96-97页
        5.3.1 人工鱼群算法分析第96-97页
        5.3.2 人工鱼群算法的改进第97页
    5.4 改进型人工鱼群算法的实施第97-99页
    5.5 优化方案性能分析第99-108页
        5.5.1 4只LED光源阵列布局性能分析第100-103页
        5.5.2 16只LED光源阵列布局性能分析第103-107页
        5.5.3 视场角影响分析第107-108页
        5.5.4 改进型人工鱼群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比较第108页
    5.6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室内VLC系统实验研究第110-125页
    6.1 室内VLC系统实验系统设计第110-118页
        6.1.1 光信号发送系统的设计第112-114页
        6.1.2 光信号接收系统的设计第114-118页
    6.2 LED阵列布局性能测试与分析第118-124页
        6.2.1 照度性能分析第118-120页
        6.2.2 信噪比性能分析第120-122页
        6.2.3 误码率性能分析第122-124页
    6.3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5-128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125-126页
    7.2 论文的创新点第126-127页
    7.3 工作展望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5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参与科研情况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退化模拟与抗积碳阳极设计
下一篇:钴基纳米晶与纳米碳材料的杂合物作为高效的氧电极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