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0.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 内部控制及缺陷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9页 |
1.1 内部控制概念 | 第15页 |
1.2 内部控制缺陷概念及类型 | 第15-17页 |
1.2.1 内部控制缺陷概念 | 第15-16页 |
1.2.2 内部控制缺陷的类型 | 第16-17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页 |
1.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9页 |
2 ASJT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概述 | 第19-27页 |
2.1 ASJT公司的简介 | 第19-20页 |
2.2 ASJT公司的组织结构介绍 | 第20-21页 |
2.3 ASJT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第21-24页 |
2.3.1 控制环境现状 | 第21-22页 |
2.3.2 风险管理现状 | 第22-23页 |
2.3.3 业务活动控制现状 | 第23-24页 |
2.3.4 内部监督现状 | 第24页 |
2.4 ASJT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 第24-27页 |
2.4.1 ASJT公司自评报告分析 | 第24-25页 |
2.4.2 ASJT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分析 | 第25-27页 |
3 ASJT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27-34页 |
3.1 ASJT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 第27-30页 |
3.1.1 控制环境不完善 | 第27页 |
3.1.2 风险管理意识较差、机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3.1.3 控制体系不完善 | 第28-29页 |
3.1.4 内部监督力度不强 | 第29-30页 |
3.2 ASJT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3.2.1 外部环境因素 | 第30-32页 |
3.2.2 内部环境因素 | 第32-34页 |
4 ASJT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建议 | 第34-39页 |
4.1 对ASJT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宏观政策建议 | 第34-35页 |
4.1.1 完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制度 | 第34页 |
4.1.2 加强内部控制缺陷强制性披露的政策引导 | 第34页 |
4.1.3 增强市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识别 | 第34-35页 |
4.2 对ASJT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改进的微观措施 | 第35-39页 |
4.2.1 完善控制环境 | 第35-36页 |
4.2.2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 | 第36-37页 |
4.2.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 第37页 |
4.2.4 完善内部监督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4.2.5 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