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密相关性增强的图像隐写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图像数字隐写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1 灰色图像隐写技术 | 第13-15页 |
1.2.2 彩色图像隐写技术 | 第15页 |
1.3 图像隐写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3.1 灰色图像隐写分析 | 第16-17页 |
1.3.2 彩色图像隐写分析 | 第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7-20页 |
第2章 基础算法介绍 | 第20-26页 |
2.1 LSB隐写算法 | 第20页 |
2.2 最小失真隐写框架 | 第20-23页 |
2.2.1 失真函数 | 第21-22页 |
2.2.2 STC隐写编码技术 | 第22-23页 |
2.3 富模型隐写分析算法 | 第23-25页 |
2.3.1 富模型隐写分析 | 第23-24页 |
2.3.2 集成分类器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像素相关性增强的灰度图像隐写算法 | 第26-37页 |
3.1 概述 | 第26-27页 |
3.2 CMD隐写算法 | 第27-28页 |
3.3 基于像素相关性增强的灰度图像隐写策略 | 第28-33页 |
3.3.1 聚集修改嵌密方向的补丁分块策略 | 第29-33页 |
3.3.2 算法分析 | 第33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3.4.0 实验设置 | 第33-34页 |
3.4.1 不同分块间的性能比较 | 第34页 |
3.4.2 算法性能比较 | 第34-36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通道间相关性增强的彩色图像隐写算法 | 第37-53页 |
4.1 概述 | 第37-38页 |
4.2 问题描述 | 第38-40页 |
4.3 基于通道间相关性增强的隐写策略 | 第40-45页 |
4.3.1 增大通道间修改概率隐写策略 | 第40-42页 |
4.3.2 算法实例 | 第42-44页 |
4.3.3 算法分析 | 第44-45页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4.4.1 实验设置 | 第45-46页 |
4.4.2 比例参数的影响 | 第46页 |
4.4.3 嵌入改变分析 | 第46-48页 |
4.4.4 通道容量分配 | 第48-49页 |
4.4.5 算法性能比较 | 第49-51页 |
4.4.6 与平铺分配策略的性能比较 | 第51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