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外长沙铜官窑相关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解析 | 第17-30页 |
2.1 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 | 第17页 |
2.2 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2.3 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特点 | 第18-26页 |
2.3.1 外观设计的艺术性 | 第18页 |
2.3.2 使用材料的多种性 | 第18-19页 |
2.3.3 功能的多元性 | 第19页 |
2.3.4 工艺种类多重性 | 第19-22页 |
2.3.5 设计的多样性 | 第22-26页 |
2.4 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价值 | 第26-28页 |
2.4.1 经济价值 | 第26-27页 |
2.4.2 文化价值 | 第27页 |
2.4.3 社会价值 | 第27-28页 |
2.5 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2.5.1 建立不同学科的关联 | 第28页 |
2.5.2 加强生态理念 | 第28页 |
2.5.3 发展品牌意识 | 第28-29页 |
2.5.4 构建可持续化平台 | 第29-30页 |
3. 长沙铜官窑陶瓷 | 第30-36页 |
3.1 长沙铜官窑的历史 | 第30-32页 |
3.1.1 长沙铜官窑的影响和成就 | 第30-31页 |
3.1.2 长沙铜官窑发展 | 第31页 |
3.1.3 长沙铜官窑的兴衰原因 | 第31-32页 |
3.2 长沙铜官窑与其他陶瓷的关系 | 第32-33页 |
3.2.1 长沙铜官窑与岳州窑 | 第32页 |
3.2.2 长沙铜官窑与河南地区瓷窑 | 第32-33页 |
3.3 长沙铜官窑陶瓷艺术特色 | 第33-34页 |
3.3.1 长沙铜官窑制作工艺 | 第33页 |
3.3.2 长沙铜官窑制品的造型 | 第33页 |
3.3.3 长沙铜官窑制品釉色 | 第33-34页 |
3.4 长沙铜官窑的传承之路 | 第34-36页 |
3.4.1 保护和开发的优势分析 | 第34页 |
3.4.2 长沙铜官窑保护与开发的劣势分析 | 第34-35页 |
3.4.3 长沙铜官窑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策略 | 第35-36页 |
4.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文化研究 | 第36-54页 |
4.1 长沙铜官窑制品的装饰分类 | 第36-47页 |
4.1.1 素釉装饰 | 第36页 |
4.1.2 瓷器装饰工艺 | 第36-40页 |
4.1.3 釉下多彩 | 第40-42页 |
4.1.4 釉下绘画装饰 | 第42-45页 |
4.1.5 书法进行装饰 | 第45-46页 |
4.1.6 广告词装饰 | 第46-47页 |
4.2 长沙铜官窑制品的装饰元素文化内涵 | 第47-50页 |
4.2.1 本土文化 | 第47-48页 |
4.2.2 外来文化 | 第48-50页 |
4.3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的艺术手法 | 第50-54页 |
4.3.1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装饰图案 | 第50-51页 |
4.3.2 世俗化寓意的装饰符号 | 第51页 |
4.3.3 简洁商业化的装饰风格 | 第51-52页 |
4.3.4 质朴生动的装饰造型 | 第52-54页 |
5.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文化创意产品研究及开发 | 第54-73页 |
5.1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元素提取及设计 | 第54-64页 |
5.1.1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元素选取 | 第54-56页 |
5.1.2 元素提取方式 | 第56-57页 |
5.1.3 元素再设计 | 第57-64页 |
5.1.4 色彩创新 | 第64页 |
5.2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产品定位 | 第64-67页 |
5.2.1 长沙铜官窑现阶段的文化创意产品 | 第64-65页 |
5.2.2 长沙铜官窑消费人群分析 | 第65-66页 |
5.2.3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产品设计定位 | 第66-67页 |
5.3 长沙铜官窑陶瓷装饰图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实例 | 第67-73页 |
6. 结语 | 第73-75页 |
6.1 论文主要创新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