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机械设备的腐蚀与防护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利用提盐废卤制备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无机盐类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第10-11页
        1.2.2 甲酸盐类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第11-13页
        1.2.3 高密度无固相凝胶类压井液第13页
        1.2.4 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其它添加剂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2章 废卤和复配加重剂选择第16-31页
    2.1 概述第16页
    2.2 实验部分第16-19页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16-17页
        2.2.2 废卤预处理第17页
        2.2.3 废卤离子浓度测定第17-18页
        2.2.4 废卤密度测定第18-19页
        2.2.5 加重剂选择第19页
        2.2.6 不同废卤单—加重第19页
        2.2.7 废卤pH测定第19页
        2.2.8 废卤选择第19页
        2.2.9 压井液加重剂选择第1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9-30页
        2.3.1 废卤离子浓度测定第19-21页
        2.3.2 废卤密度测定第21-23页
        2.3.3 废卤的单—加重第23-27页
        2.3.4 废卤pH测定第27页
        2.3.5 废卤选择第27-28页
        2.3.6 压井液复配加重剂选择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配方及性能评价第31-39页
    3.1 压井液其它助剂筛选第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4页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1-32页
        3.2.2 粘度测定方法第32页
        3.2.3 失水性测定方法第32-33页
        3.2.4 岩心伤害率测定方法第33页
        3.2.5 压井液与原油乳化性第33-34页
        3.2.6 压井液与地层水配伍性第34页
        3.2.7 压井液在高温下的稳定性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3.3.1 不同增粘剂加量下压井液粘度测定第34页
        3.3.2 不同降滤失剂加量下压井液失水性测定第34-35页
        3.3.3 不同粘土稳定剂加量下压井液岩心伤害率测定第35-36页
        3.3.4 溶液稳定剂(HEDP)用量筛选第36页
        3.3.5 压井液与原油乳化性第36页
        3.3.6 压井液与地层水配伍性第36-37页
        3.3.7 压井液在高温下稳定性第37-38页
        3.3.8 三种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配方第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压井液的腐蚀性与缓蚀剂的制备第39-66页
    4.1 概述第39页
    4.2 油气田用缓蚀剂的研究现状第39-41页
        4.2.1 国内缓蚀剂研究及应用状况第39-40页
        4.2.2 国外缓蚀剂研究及应用状况第40页
        4.2.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第40-41页
    4.3 实验方法第41-44页
        4.3.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41-42页
        4.3.2 腐蚀试片第42页
        4.3.3 曼尼希碱缓蚀剂合成第42-44页
    4.4 曼尼希碱缓蚀剂评价方法第44-46页
        4.4.1 失重法第44-45页
        4.4.2 电化学方法第45页
        4.4.3 红外光谱法第45页
        4.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5-46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46-59页
        4.5.1 曼尼希碱缓蚀剂的合成与优化第46-49页
        4.5.2 合成缓蚀剂在压井液中腐蚀性能研究第49-58页
        4.5.3 SEM、EDS分析第58-59页
    4.6 压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腐蚀性第59-63页
        4.6.1 失重法第60页
        4.6.2 电化学测试第60-61页
        4.6.3 微观形貌图第61-63页
    4.7 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探讨第63-64页
    4.8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66-68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建议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冠字号码存储和查询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广谱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B3共生和腐生生活方式的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