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

黑龙江省公安干警职业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3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论文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职业满意度相关理论基础第22-29页
    2.1 职业满意度的定义第22-24页
        2.1.1 综合性定义第22-23页
        2.1.2 层面架构型定义第23页
        2.1.3 差距性定义第23-24页
    2.2 职业满意度相关理论第24页
    2.3 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第24-26页
        2.3.1 工作本身第25页
        2.3.2 报酬第25页
        2.3.3 晋升机会第25页
        2.3.4 工作条件第25页
        2.3.5 领导风格第25页
        2.3.6 人际关系第25-26页
        2.3.7 个体特质第26页
        2.3.8 组织发展状况第26页
    2.4 职业满意度的研究方法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黑龙江省公安干警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第29-37页
    3.1 黑龙江省公安干警职业满意度调查第29-31页
        3.1.1 研究对象第29页
        3.1.2 调查问卷设计第29-30页
        3.1.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0-31页
    3.2 职业满意度整体情况分析第31-35页
        3.2.1 样本描述第31-32页
        3.2.2 总体满意度情况的分析第32-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黑龙江省公安干警职业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第37-46页
    4.1 因子分析第37-40页
        4.1.1 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第37页
        4.1.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第37页
        4.1.3 因子分析第37-40页
    4.2 相关性分析第40-42页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4.3.1 体制制度第42页
        4.3.2 自我实现第42-43页
        4.3.3 领导风格第43页
        4.3.4 工作本身第43页
        4.3.5 社会支持第43-44页
        4.3.6 晋升空间第44页
        4.3.7 薪酬与福利第44页
        4.3.8 同事关系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提升黑龙江省公安干警职业满意度的对策第46-51页
    5.1 不断加强体质制度改革第46-47页
        5.1.1 完善日常考核机制第46页
        5.1.2 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干警的职业认知和能力第46-47页
        5.1.3 拓宽晋升渠道,构建公安干警多元化晋升机制第47页
    5.2 提升领导艺术,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第47-48页
        5.2.1 加强人文关怀第47页
        5.2.2 改善工作环境第47-48页
    5.3 不断提升公安干警的社会地位第48-49页
        5.3.1 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第48页
        5.3.2 不断增强社会和公众支持第48页
        5.3.3 积极获取家庭支持第48-49页
    5.4 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建设第49-50页
        5.4.1 注重公安干警个人特质第49页
        5.4.2 完善公安干警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第49页
        5.4.3 加强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59页
附录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政府再造理论的海口市乡镇机构改革及职能优化研究--以Y镇为例
下一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中债权人风险防范法律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