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质约束的喀什三角洲地下水开采方案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2-18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研究区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32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1-23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21-22页 |
2.1.3 水文特征 | 第22-23页 |
2.1.4 生态环境 | 第23页 |
2.2 地质地貌条件 | 第23-26页 |
2.2.1 地质地貌 | 第23-24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24-26页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32页 |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 | 第26-27页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27-28页 |
2.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区域地下水高硫酸盐分布特征及盐均衡分析 | 第32-40页 |
3.1 区域地下水高硫酸盐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3.2 高硫酸盐地下水成因分析 | 第33-35页 |
3.2.1 物源 | 第33-34页 |
3.2.2 气候及水文 | 第34页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4-35页 |
3.3 地下水硫酸盐均衡计算 | 第35-40页 |
3.3.1 硫酸盐均衡计算原理 | 第35页 |
3.3.2 硫酸盐淋滤模拟实验 | 第35-38页 |
3.3.3 地下水硫酸盐输入量计算 | 第38页 |
3.3.4 地下水硫酸盐输出量计算 | 第38-39页 |
3.3.5 地下水硫酸盐均衡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区域地下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 第40-65页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40-44页 |
4.1.1 模拟区范围确定 | 第40页 |
4.1.2 含水层概化 | 第40页 |
4.1.3 边界条件概化 | 第40-44页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44-53页 |
4.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4.2.2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45-46页 |
4.2.3 参数分区 | 第46-49页 |
4.2.4 模型中各源汇项的处理 | 第49-53页 |
4.3 模型识别验证 | 第53-64页 |
4.3.1 模型识别与验证的依据 | 第53-54页 |
4.3.2 识别验证拟合要求 | 第54页 |
4.3.3 模型识别与验证的方法 | 第54-56页 |
4.3.4 识别验证结果分析 | 第56-64页 |
4.4 模型可靠性分析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基于水质约束的地下水开采方案 | 第65-88页 |
5.1 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 | 第65-67页 |
5.1.1 水量约束 | 第65页 |
5.1.2 生态水位约束 | 第65-66页 |
5.1.3 水质约束 | 第66-67页 |
5.2 开采方案设计及开采效应预测分析 | 第67-85页 |
5.2.1 水源地开采方案设计 | 第67-68页 |
5.2.2 模型预测期相关问题的处理 | 第68页 |
5.2.3 模型预测结果 | 第68-85页 |
5.3 优化方案的确定 | 第85页 |
5.4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第85-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