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理论探源:职务犯罪侦查中适用技术侦查的必要性 | 第9-15页 |
一、技术侦查概述 | 第9-11页 |
(一) 技术侦查的概念 | 第9页 |
(二) 技术侦查的特征 | 第9-10页 |
(三) 技术侦查措施种类 | 第10-11页 |
二、职务犯罪与技术侦查 | 第11-13页 |
(一) 职务犯罪侦查的不利因素 | 第11-12页 |
(二) 技术侦查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三、职务犯罪侦查中适用技术侦查的现实必要性 | 第13-15页 |
(一) 检察机关适用技术侦查的权力正当性 | 第13页 |
(二) 检察机关已经具备适用技术侦查的条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比较与借鉴: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立法的国内外比较 | 第15-21页 |
一、国外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立法状况 | 第15-17页 |
(一) 英国 | 第15页 |
(二) 美国 | 第15-16页 |
(三) 德国 | 第16页 |
(四) 法国 | 第16-17页 |
二、国内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立法状况 | 第17页 |
三、职务犯罪技术侦查与合法权利侵害的界限 | 第17-19页 |
四、立法借鉴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实际状况:我国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一、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的概念、种类不明确 | 第21-22页 |
(一)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的概念不明确 | 第21-22页 |
(二)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的种类不清晰 | 第22页 |
二、职务犯罪技术侦查适用主体、范围和条件的缺失 | 第22-24页 |
(一)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执行主体模糊 | 第22-23页 |
(二)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适用范围和条件的缺失 | 第23-24页 |
三、技术侦查缺乏有效的监督 | 第24页 |
(一) 内部监督失利 | 第24页 |
(二) 外部监督失衡 | 第24页 |
四、缺乏有效配套的证据制度 | 第24-27页 |
(一) 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所获证据使用率低 | 第24-25页 |
(二) 缺乏技术侦查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制度建设:我国职务犯罪技术侦查完善建议 | 第27-35页 |
一、确立技术侦查适用、限制和解除的条件 | 第27-30页 |
(一) 建立技术侦查原则 | 第27-28页 |
(二) 严格技术侦查审批、程序 | 第28-29页 |
(三) 明确技术侦查适用条件和范围 | 第29-30页 |
二、完善技术侦查证据制度 | 第30-32页 |
(一) 技术侦查所获证据的证明效力 | 第30页 |
(二) 严格技术侦查证据材料转化界限 | 第30-32页 |
(三) 建立非法技术侦查证据排除制度 | 第32页 |
三、建立和完善技术侦查法律监督 | 第32-35页 |
(一) 建立和完善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监督制度 | 第32-33页 |
(二) 建立职务犯罪技术侦查被侵权人法律救济制度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一、专著类 | 第36页 |
二、期刊类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