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9-20页 |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2.2 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2.2.1 农超对接 | 第21-22页 |
2.2.2 农超对接供应链 | 第22-24页 |
2.2.3 农超对接供应链成本管理 | 第24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3.1 价值链理论 | 第24-25页 |
2.3.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5-26页 |
3 “农超对接”模式下商业零售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26-42页 |
3.1 “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 | 第26-27页 |
3.1.1 成本管理参与主体的对比 | 第26页 |
3.1.2 成本管理的生产导向不同 | 第26页 |
3.1.3 成本管理的思维不同 | 第26-27页 |
3.1.4 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完全一致 | 第27页 |
3.2 “农超对接”模式下商业零售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特点 | 第27-29页 |
3.2.1 以降低生鲜农产品整体供应链成本为目标 | 第27-28页 |
3.2.2 注重与农户之间生产和关系两个维度的成本管理 | 第28页 |
3.2.3 成本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分散化 | 第28页 |
3.2.4 生鲜农产品流通成本的复杂性 | 第28-29页 |
3.3 “农超对接”模式下商业零售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原则 | 第29页 |
3.3.1 生鲜农产品成本效益原则 | 第29页 |
3.3.2 顾客需求导向原则 | 第29页 |
3.3.3 从农户—物流—零售企业整体出发控制成本 | 第29页 |
3.4 “农超对接”模式下商业零售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 第29-32页 |
3.4.1 作业成本法 | 第30页 |
3.4.2 目标成本法 | 第30-31页 |
3.4.3 价值链分析法 | 第31-32页 |
3.5 “农超对接”模式下商业零售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程序 | 第32-42页 |
3.5.1 明确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战略目标 | 第32-33页 |
3.5.2 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核算 | 第33-36页 |
3.5.3 以价值链分析法为主线的成本分析 | 第36页 |
3.5.4 以目标成本法为主导的成本控制 | 第36-40页 |
3.5.5 成本考核与评价 | 第40-42页 |
4 应用案例——以Y公司为例 | 第42-55页 |
4.1 Y公司简介 | 第42-43页 |
4.1.1 Y公司简介 | 第42页 |
4.1.2 Y公司“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现状 | 第42-43页 |
4.2 Y公司“农超对接”模式下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 | 第43-45页 |
4.2.1 整体供应链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 第43页 |
4.2.2 与农户的交易成本控制不足 | 第43-44页 |
4.2.3 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成本管理低效 | 第44页 |
4.2.4 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 第44-45页 |
4.3 Y公司“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成本管理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 第45-51页 |
4.3.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本分析 | 第45-46页 |
4.3.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作业分解及确定成本动因 | 第46页 |
4.3.3 作业成本的核算 | 第46-48页 |
4.3.4 目标成本的制定与分解 | 第48-50页 |
4.3.5 目标成本的达成 | 第50-51页 |
4.4 Y公司“农超对接”模式下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 第51-55页 |
4.4.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考核与评价 | 第51-53页 |
4.4.2 供应链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差异分析 | 第53-55页 |
5 “农超对接”模式下商业零售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应用的保障措施 | 第55-59页 |
5.1 改善与上下游节点的关系 | 第55-57页 |
5.1.1 明确超市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 | 第55-56页 |
5.1.2 与农户合理共享商业信息 | 第56-57页 |
5.1.3 完善顾客反馈系统 | 第57页 |
5.2 积极构建完善的“农超对接”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系统 | 第57-59页 |
5.2.1 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第57页 |
5.2.2 加强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研发力度 | 第57-58页 |
5.2.3 与第三方物流建立柔性的合作关系 | 第58-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