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缩略对照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4-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4-1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2.1 4T1炎性乳腺癌细胞的培养 | 第15页 |
2.2 BCRD动物模型制备 | 第15页 |
2.3 动物分组 | 第15页 |
2.4 指标检测 | 第15-19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9-25页 |
3.1 乳腺肿瘤检测结果 | 第19-20页 |
3.2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 第20-21页 |
3.3 行为学检测结果 | 第21-22页 |
3.4 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 第22-23页 |
3.5 HPA轴相关指标含量的变化 | 第23页 |
3.6 海马和肾上腺病理检测结果 | 第23-25页 |
3.7 NR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25页 |
4 讨论 | 第25-30页 |
4.1 BCRD模型制备的科学依据 | 第25-26页 |
4.2 BCRD评价指标的确立 | 第26-28页 |
4.3 BCRD发病机制的探讨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小鼠的干预作用 | 第30-4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0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30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2.1 4T1炎性乳腺癌细胞的培养 | 第31页 |
2.2 BCRD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31页 |
2.3 动物分组与给药 | 第31页 |
2.4 指标检测 | 第31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40页 |
3.1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乳腺肿瘤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行为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HPA轴相关指标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3.6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海马和肾上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36-39页 |
3.7 逍遥抗癌解郁方NR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4.1 逍遥抗癌解郁方的组方原则及药物配伍意义 | 第40-41页 |
4.2 BCRD阳性药的选择 | 第41-42页 |
4.3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BCRD小鼠的保护作用 | 第42-43页 |
全文结论 | 第43-44页 |
创新点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综述 | 第50-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