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钛副族(Ⅳ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B/Zn、B/Ce、B/Y的掺杂对TiO2抗菌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抗菌材料的概述第14-20页
        1.2.1 微生物的危害第14-15页
        1.2.2 抗菌的概念第15页
        1.2.3 纳米TiO_2的抗菌机理第15-16页
        1.2.4 纳米TiO_2作为光催化抗菌材料的特点第16-17页
        1.2.5 抗菌材料的分类第17-19页
        1.2.6 抗菌材料的发展第19-20页
    1.3 TiO_2光催化材料概述第20-28页
        1.3.1 光催化材料的概念第20页
        1.3.2 TiO_2的晶型及特性第20-21页
        1.3.3 TiO_2光催化原理第21-23页
        1.3.4 TiO_2形态结构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23-24页
        1.3.5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4-27页
        1.3.6 TiO_2的光催化技术存在问题及其改性第27-28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第28-30页
        1.4.1 本论文的目的第28-29页
        1.4.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第2章 纯TiO_2的制备与抗菌性的研究第30-44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药品及设备第30-31页
    2.3 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1-33页
        2.3.1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第31-32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2页
        2.3.3 X射线衍射(XRD)第32页
        2.3.4 BET比表面积测定第32-33页
    2.4 纯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33-36页
        2.4.1 纯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制备的实验原理第33页
        2.4.2 纯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过程第33-34页
        2.4.3 菌悬液制备第34页
        2.4.4 抗菌性能的测定方法第34-36页
    2.5 纯纳米TiO_2抗菌材料性能的表征第36-39页
        2.5.1 纯TiO_2纳米材料UV-Vis-DRS分析第36-37页
        2.5.2 纯TiO_2纳米材料SEM分析第37-38页
        2.5.3 纯TiO_2纳米材料XRD分析第38-39页
    2.6 纯TiO_2光催化材料抗菌实验的结果与讨论第39-41页
        2.6.1 纯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杀菌率的分析第39-40页
        2.6.2 纯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抑菌环厚度的分析第40-41页
    2.7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3章 掺杂B/Zn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抗菌性研究第44-58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纳米B-Zn/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第44-45页
        3.2.1 实验药品、设备第44页
        3.2.2 掺杂B/Zn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第44-45页
    3.3 不同B/Zn配比量的纳米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49页
        3.3.1 不同B/Zn配比量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杀菌率与分析第46-47页
        3.3.2 不同B/Zn配比量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抑菌环厚度与分析第47-49页
    3.4 焙烧温度对B-Zn/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49-56页
        3.4.1 不同焙烧温度B-Zn/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的表征第49-52页
        3.4.2 不同焙烧温度的B-Zn/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抗菌结果与讨论第52-55页
        3.4.3 暗光对B-Zn/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掺杂B/Ce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抗菌性研究第58-72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纳米B-Ce/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第58-59页
        4.2.1 实验药品、设备第58页
        4.2.2 掺杂B/Ce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第58-59页
    4.3 不同B/Ce配比量的纳米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3页
        4.3.1 不同B/Ce配比量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杀菌率与分析第59-60页
        4.3.2 不同B/Ce配比量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抑菌环厚度与分析第60-63页
    4.4 焙烧温度对B-Ce/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63-70页
        4.4.1 不同焙烧温度B-Ce/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的表征第63-65页
        4.4.2 不同焙烧温度的B-Ce/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抗菌结果与讨论第65-69页
        4.4.3 暗光对B-Ce/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掺杂B/Y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抗菌性研究第72-86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纳米B-Y/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第72-73页
        5.2.1 实验药品、设备第72页
        5.2.2 掺杂B/Y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制备第72-73页
    5.3 不同B/Y配比量的纳米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3-77页
        5.3.1 不同B/Y配比量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杀菌率与分析第73-74页
        5.3.2 不同B/Y配比量的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抑菌环厚度与分析第74-77页
    5.4 焙烧温度对B-Y/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抗菌性的能的影响第77-85页
        5.4.1 不同焙烧温度B-Y/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的表征第77-80页
        5.4.2 不同焙烧温度的B-Y/TiO_2光催化纳米材料抗菌结果与讨论第80-83页
        5.4.3 暗光对B-Y/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83-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第94-96页
致谢第96-98页
作者简介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ZrO2(Y2O3)陶瓷材料
下一篇:硫酸钙晶须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