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栎精2,3-双加氧酶模型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33页
   ·加氧酶第11-12页
   ·典型单加氧酶第12-15页
     ·细胞色素P-450第12-13页
     ·甲烷单加氧酶第13-15页
   ·典型双加氧酶第15-21页
     ·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第15-17页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第17页
     ·1H-2-甲基-3-羟基-4-喹啉酮-2,4-双加氧酶和1H-3-羟基-4-喹啉酮-2,4-双加氧酶第17-19页
     ·酸式还原酮双加氧酶第19-21页
   ·栎精2,3-双加氧酶第21-26页
   ·栎精2,3-双加氧酶模型体系的研究第26-31页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及意义第31-33页
2 实验部分第33-41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3-35页
     ·实验仪器第33页
     ·实验试剂第33-34页
     ·试剂的预处理第34-35页
   ·分析方法第35页
   ·模型配体的合成第35-37页
     ·中间体a(2-溴甲基-6-甲基吡啶)的合成第36页
     ·中间体b双(6-甲基-2-吡啶甲基)胺的合成第36页
     ·中间体c(邻溴甲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第36-37页
     ·中间体d(2-(双(6-甲基-2-吡啶甲基))氨甲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第37页
     ·LH(2-(双(6-甲基-2-吡啶甲基))氨甲基苯甲酸)的合成第37页
   ·二元模型配合物的合成第37-39页
     ·Cu~ⅡL(OAc)(1)的合成第37-38页
     ·Cu~ⅡL(ClO_4)(2)的合成第38页
     ·Fe~ⅢLSO_4·CH_3OH(3)的合成第38页
     ·Fe~ⅡL(OAc)(4)的合成第38页
     ·Co~ⅡL(OAc)(5)的合成第38页
     ·Ni~ⅡL(ClO_4)(6)的合成第38-39页
   ·三元模型配合物的合成第39-40页
     ·Cu~ⅡL(fla)(7)的合成第39页
     ·[Fe~ⅢL(fla)]_2SO_4(8)的合成第39页
     ·[Fe~ⅡL(fla)](9)的合成第39页
     ·Co~ⅡL(fla)(10)的合成第39-40页
     ·Ni~ⅡL(fla)(11)的合成第40页
   ·模型配合物与黄酮醇及分子氧的反应性实验第40-4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1-59页
   ·模型配体的设计、合成及表征第41-44页
     ·模型配体的设计第41页
     ·模型配体LH的合成第41-42页
     ·模型配体LH的表征第42-44页
   ·模型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表征第44-54页
     ·模型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第44-45页
     ·二元模型配合物的表征第45-50页
     ·三元模型配合物的表征第50-54页
   ·模型配合物与底物黄酮醇及分子氧的反应性研究第54-59页
     ·中心金属离子对模型配合物反应性的影响第54-55页
     ·配体的电子效应对模型配合物反应性的影响第55-56页
     ·配体的空间效应对模型配合物反应性的影响第56-57页
     ·共配体对模型配合物反应性的影响第57-59页
结论第59-60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学术贡献、科学价值及意义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A 部分化合物表征图谱第67-82页
附录B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第82-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热等离子体催化CO2加氢反应研究
下一篇:介质阻挡及微波放电等离子体中OH和O21g)的光腔衰荡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