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技术的亚阈区数字电路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亚阈值数字电路设计基础理论 | 第14-29页 |
2.1 最小能量点理论 | 第14-23页 |
2.1.1 能耗与功耗 | 第14-15页 |
2.1.2 数字电路能耗的组成 | 第15-19页 |
2.1.2.1 动态能耗分析 | 第15-18页 |
2.1.2.2 静态能耗分析 | 第18-19页 |
2.1.3 最小能量点理论推导 | 第19-23页 |
2.2 亚阈值数字电路设计难点 | 第23-27页 |
2.2.1 亚阈值数字标准单元 | 第23-25页 |
2.2.2 亚阈值数字电路的PVT补偿 | 第25-27页 |
2.2.2.1 亚阈值数字电路PVT补偿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2.2.2.2 PVT补偿技术介绍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亚阈值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及流程 | 第29-41页 |
3.1 标准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 第29-32页 |
3.2 标准单元时序库文件简介 | 第32-33页 |
3.3 亚阈值数字标准单元库设计 | 第33-39页 |
3.3.1 亚阈值数字标准单元的筛选 | 第33-35页 |
3.3.2 亚阈值数字标准单元库特征化 | 第35-39页 |
3.4 亚阈值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亚阈值数字FIR滤波器设计 | 第41-54页 |
4.1 低功耗可重构FIR滤波器系统架构 | 第41-42页 |
4.1.1 滤波器系统特性 | 第41页 |
4.1.2 滤波器整体架构与原理 | 第41-42页 |
4.2 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第42-51页 |
4.2.1 模式控制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42-45页 |
4.2.2 乘法单元动态开关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45-47页 |
4.2.3 乘加运算模块设计与仿真 | 第47-51页 |
4.3 亚阈值数字电路逻辑综合与仿真验证 | 第51-53页 |
4.3.1 亚阈值逻辑综合 | 第51-52页 |
4.3.1.1 环境配置文件 | 第51-52页 |
4.3.1.2 约束文件 | 第52页 |
4.3.2 亚阈值逻辑综合验证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亚阈值数字电路的PVT补偿 | 第54-64页 |
5.1 芯片中的PVT偏差 | 第54页 |
5.2 PVT偏差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 基于AVS技术的PVT偏差补偿方案 | 第55-63页 |
5.3.1 AVS系统的框架 | 第56-57页 |
5.3.2 AVS关键子模块设计 | 第57-60页 |
5.3.2.1 延迟检测模块设计 | 第57-58页 |
5.3.2.2 控制逻辑模块设计 | 第58-60页 |
5.3.3 AVS系统的整体仿真 | 第60-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6.1 总结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