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人血清白蛋白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1 人血清白蛋白的结构 | 第10-11页 |
1.2.2 人血清白蛋白的功能 | 第11页 |
1.3 甾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4 类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5 芳基钌(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6 芳基铑(Ⅲ)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7 小分子配体与HSA结合的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8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8.1 选题依据 | 第20-21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三种甾体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的对比研究 | 第22-41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40页 |
2.3.1 化合物对HSA荧光猝灭影响 | 第24-25页 |
2.3.2 荧光猝灭机理 | 第25-29页 |
2.3.3 甾体化合物与HSA的结合作用 | 第29-37页 |
2.3.4 构象影响的研究 | 第37-40页 |
2.4 结论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两种类姜黄素芳基钌(Ⅱ)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 第41-60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3.3.1 配合物对HSA荧光猝灭影响 | 第44页 |
3.3.2 荧光猝灭机理 | 第44-50页 |
3.3.3 结合相互作用研究 | 第50-55页 |
3.3.4 构象影响的研究 | 第55-59页 |
3.4 结论 | 第59-60页 |
第四章 三种类姜黄素芳基铑(Ⅲ)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的对比研究 | 第60-75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4.3.1 配合物对HSA荧光猝灭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2 荧光猝灭机理 | 第63-66页 |
4.3.3 结合作用研究 | 第66-71页 |
4.3.4 构象影响的研究 | 第71-74页 |
4.4 结论 | 第74-75页 |
第五章 三种类姜黄素芳基铱(Ⅲ)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的对比研究 | 第75-91页 |
5.1 引言 | 第75-7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76页 |
5.2.2 实验材料 | 第76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7-89页 |
5.3.1 荧光猝灭的研究 | 第77-78页 |
5.3.2 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 第78-81页 |
5.3.3 结合作用研究 | 第81-86页 |
5.3.4 构象影响的研究 | 第86-89页 |
5.4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