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储能技术的类型及应用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储能技术的类型 | 第10-12页 |
| 1.2.2 储能技术在电网应用 | 第12-13页 |
| 1.2.3 电池储能技术在电网应用 | 第13-15页 |
| 1.2.4 储能相关政策 | 第15-16页 |
| 1.3 电力系统的调频现状 | 第16-19页 |
| 1.3.1 国外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2 国内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3.3 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调频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1.4 电池储能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及配置机理 | 第21-36页 |
| 2.1 电力系统频率变动的机理 | 第21-24页 |
| 2.1.1 发电机组负荷与频率的关系 | 第21-23页 |
| 2.1.2 电力系统负荷的频率特性 | 第23-24页 |
| 2.2 电力系统调频机理 | 第24-28页 |
| 2.2.1 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 | 第25-26页 |
| 2.2.2 电力系统的二次调频 | 第26-28页 |
| 2.3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的机理 | 第28-33页 |
| 2.3.1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机理 | 第28-31页 |
| 2.3.2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二次调频机理 | 第31-33页 |
| 2.4 电池储能接入的配置机理 | 第33-35页 |
| 2.4.1 电池储能接入对系统网络损耗的影响 | 第33-34页 |
| 2.4.2 电池储能接入对系统节点电压分布的影响 | 第34页 |
| 2.4.3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的优化配置依据 | 第34-3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的控制策略研究和高效性分析 | 第36-56页 |
| 3.1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系统的建模 | 第36-39页 |
| 3.1.1 电池储能系统的建模 | 第36-37页 |
| 3.1.2 区域电力系统的建模 | 第37-39页 |
| 3.2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 | 第39-47页 |
| 3.2.1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模型搭建 | 第39-40页 |
| 3.2.2 电池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器设计 | 第40-42页 |
| 3.2.3 电池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仿真分析 | 第42-47页 |
| 3.3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二次调频 | 第47-53页 |
| 3.3.1 单区域电网的二次调频仿真 | 第47-49页 |
| 3.3.2 两区域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搭建 | 第49-50页 |
| 3.3.3 两区域系统的二次调频控制器设计 | 第50-52页 |
| 3.3.4 两区域系统的二次调频仿真分析 | 第52-53页 |
| 3.4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调频的效果评价 | 第53-5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4章 电池储能参与电网辅助调频的优化配置研究 | 第56-68页 |
| 4.1 电池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 4.1.1 目标函数构造 | 第57页 |
| 4.1.2 约束条件确立 | 第57-58页 |
| 4.2 寻优算法选择 | 第58-62页 |
| 4.2.1 寻优算法类型 | 第58-59页 |
| 4.2.2 内点寻优算法设计 | 第59-62页 |
| 4.3 实例验证 | 第62-67页 |
| 4.3.1 仿真模型搭建 | 第63页 |
| 4.3.2 电池储能接入位置的优化配置 | 第63-65页 |
| 4.3.3 电池储能接入容量的优化配置 | 第65-6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