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程多时间窗需求可拆分的应急疏散车辆调度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应急疏散车辆调度问题分析 | 第16-24页 |
2.1 应急车辆调度时效性 | 第16-19页 |
2.1.1 决策过程时效性 | 第16页 |
2.1.2 多行程下的应急疏散总完成时间 | 第16-18页 |
2.1.3 多行程下灾民到达避难所的平均时间 | 第18-19页 |
2.2 应急疏散过程的多时间窗 | 第19-20页 |
2.2.1 灾民受灾等级划分 | 第19-20页 |
2.2.2 多时间窗下的应急疏散延误损失 | 第20页 |
2.3 应急车辆调度方案复杂性 | 第20-22页 |
2.3.1 应急车辆最大行动次数 | 第20-21页 |
2.3.2 应急车辆最大连续工作时长 | 第21页 |
2.3.3 需求可拆分下的应急车辆行动次数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应急车辆调度数学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第24-41页 |
3.1 应急疏散车辆调度数学模型构建 | 第25-28页 |
3.1.1 问题描述 | 第25页 |
3.1.2 数学模型假设 | 第25-26页 |
3.1.3 数学模型参数 | 第26-27页 |
3.1.4 数学模型构建 | 第27-28页 |
3.2 数学模型最优解特征分析 | 第28-31页 |
3.2.1 虚拟疏散站点的定义 | 第29页 |
3.2.2 基于虚拟疏散站点的最优解特征分析 | 第29-31页 |
3.3 遗传算法设计 | 第31-39页 |
3.3.1 个体编码方式 | 第31-33页 |
3.3.2 交叉算子设计 | 第33-34页 |
3.3.3 变异算子设计 | 第34-35页 |
3.3.4 格式调整函数一 | 第35-36页 |
3.3.5 格式调整函数二 | 第36-37页 |
3.3.6 选择算子设计 | 第37-38页 |
3.3.7 边界解及复合目标函数 | 第38页 |
3.3.8 收敛解再优化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41-51页 |
4.1 案例参数设置 | 第41页 |
4.2 案例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4.2.1 数学模型收敛解 | 第42-44页 |
4.2.2 收敛解再优化 | 第44-45页 |
4.2.3 边界解分析 | 第45页 |
4.2.4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4.3 数学模型参数分析 | 第46-50页 |
4.3.1 车辆容量分析 | 第46-49页 |
4.3.2 复合目标函数权重系数灵敏度分析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