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诗体选择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梅尧臣诗体分布特点 | 第11-22页 |
第一节 五言律诗分布特点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五言古诗分布特点 | 第14-17页 |
第三节 七言律诗分布特点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其他诗体分布特点 | 第19-22页 |
一、七言古诗 | 第19-20页 |
二、五绝、七绝和三韵诗 | 第20-21页 |
三、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梅尧臣诗体分布特点原因探析 | 第22-33页 |
第一节 五言律诗:亲友影响与平凡生活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五言古诗:源于苦难 | 第25-28页 |
第三节 七言律诗:有意疏离与正视改观 | 第28-33页 |
第三章 梅尧臣诗体风格的前承后继 | 第33-43页 |
第一节 五言律诗的前承后继 | 第33-37页 |
一、陶、王、孟的影响 | 第33-35页 |
二、“平淡诗风”的延续与“以俗为雅”的诗学思想 | 第35-37页 |
第二节 五言古诗的前承后继 | 第37-43页 |
一、对杜、白、韩、孟的继承 | 第37-40页 |
二、反映现实的功用及宛陵体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本人在校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