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优化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电池热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1 电池热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电池组冷却方法第14-18页
        1.2.3 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优化进展第18-20页
    1.3 存在问题第20-2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动力电池热特性基础第22-32页
    2.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22-24页
        2.1.1 锂离子电池结构第22-23页
        2.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23-24页
    2.2 锂离子电池散热机理分析第24-27页
        2.2.1 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第24-25页
        2.2.2 锂离子电池传热机制第25-27页
    2.3 温度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第27-30页
        2.3.1 温度对充电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2.3.2 温度对锂电池SOC的影响第28-29页
        2.3.3 温度对锂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第29-30页
        2.3.4 温度对电池荷电保持能力的影响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不同散热结构下电池组温度场数值计算第32-72页
    3.1 流场与温度场数学模型第32-36页
        3.1.1 流体动力学在电池热分析中的应用第32页
        3.1.2 流体控制方程第32-35页
        3.1.3 电池导热方程第35-36页
    3.2 锂离子电池基本参数第36-41页
        3.2.1 锂离子电池的热物性参数确定第36-38页
        3.2.2 单位体积热生成率计算第38-41页
    3.3 求解方法第41-43页
    3.4 模型验证第43-45页
    3.5 不同散热结构电池组温度场对比第45-53页
        3.5.1 几何模型建立第45-46页
        3.5.2 散热结构网格划分第46-50页
        3.5.3 计算模型选择及边界条件第50-52页
        3.5.4 评价指标第52-53页
    3.6 计算结果分析第53-69页
        3.6.1 散热结构对电池组温度场影响第53-57页
        3.6.2 风速对电池组温度场影响第57-63页
        3.6.3 充电倍率对电池组温度场影响第63-69页
    3.7 本章小结第69-72页
第四章 矩形出口散热结构尺寸优化分析第72-86页
    4.1 优化设计步骤第72-73页
    4.2 几何模型与结构尺寸第73-75页
    4.3 优化设计处理第75-77页
    4.4 优化结果分析第77-84页
        4.4.1 结构尺寸对电池组温度的影响第77-81页
        4.4.2 风速对电池组温度的影响第81-82页
        4.4.3 灵敏度分析第82-83页
        4.4.4 优化前后电池组温度对比第83-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5.1 结论第86-87页
    5.2 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附录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VM的高压输电线电压等级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碳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池中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