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6-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1.2 相关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1.3 研究对象、范畴、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1-16页 |
2 日本电视动画中的“恶”——黑暗动画 | 第16-21页 |
2.1 黑暗动画的定义 | 第16-18页 |
2.2 黑暗动画的代表作品——初探黑暗动画中的“恶” | 第18-21页 |
3 “编码”——归纳黑暗动画的范式 | 第21-30页 |
3.1 世界观架构 | 第22-24页 |
3.2 人物角色定位 | 第24-26页 |
3.3 故事情节要素 | 第26-30页 |
4 “解码”——解读黑暗动画中的观念 | 第30-40页 |
4.1 认知黑暗动画的范式特征:全知型;半知型 | 第30-32页 |
4.2 解码黑暗动画的意识形态:全盘接受式;协调解读式;排斥拒绝式 | 第32-36页 |
4.3 影响受众解码方式的因素:认知程度;学历;年龄 | 第36-40页 |
5 结论与启示 | 第40-45页 |
5.1 提炼、融合传统文化的可实施性 | 第41-42页 |
5.2 细分观众群体,建立整体认同感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5.3 建立、完善动画播放分级制度的重要性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一 | 第50-52页 |
附录二 | 第52-54页 |
附录三 | 第54-55页 |
附录四 | 第55-5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