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HSPWs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9-19页 |
1.2.1 HSPWs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HSPWs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3 SPWs的应用情况分析 | 第17-19页 |
1.3 SPWs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 第19-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SPP的基础理论与数值分析方法 | 第22-35页 |
2.1 金属的光学性质 | 第22-24页 |
2.2 SPP现象以及色散关系 | 第24-30页 |
2.2.1 SPP现象 | 第24-26页 |
2.2.2 SPP色散关系 | 第26-30页 |
2.3 SPP激发方式 | 第30-31页 |
2.4 数值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周期光栅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设计与研究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波导的结构设计和模型参数分析 | 第35-38页 |
3.2.1 波导的结构设计 | 第35-36页 |
3.2.2 模型参数分析 | 第36-38页 |
3.3 混合波导特性的分析 | 第38-45页 |
3.3.1 电场分布 | 第38-40页 |
3.3.2 光栅间隙宽度对模式特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3 铌酸锂的厚度对波导特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圆柱形纳米线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设计与研究 | 第47-5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波导的结构设计和电场分布 | 第47-50页 |
4.2.1 结构设计 | 第47-49页 |
4.2.2 电场分布 | 第49-50页 |
4.3 混合波导特性的分析 | 第50-58页 |
4.3.1 间隙高度和纳米线半径对模式特性的影响 | 第50-55页 |
4.3.2 间隙宽度对波导特性的影响 | 第55-58页 |
4.3.3 波导特性比较 | 第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