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后评价发展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高校后评价应用情况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6页 |
第2章 项目后评价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6-28页 |
2.1 项目后评价概念 | 第16-18页 |
2.1.1 项目后评价概念 | 第16-17页 |
2.1.2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 第18-19页 |
2.2.1 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 第18-19页 |
2.2.2 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 第19页 |
2.3 项目后评价内容、方法 | 第19-24页 |
2.3.1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第19-21页 |
2.3.2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 第21-24页 |
2.3.2.1 逻辑框架法 | 第21-22页 |
2.3.2.2 对比分析法 | 第22页 |
2.3.2.3 成功度评价法 | 第22-24页 |
2.4 项目后评价程序与报告 | 第24-28页 |
2.4.1 项目后评价程序 | 第24-25页 |
2.4.2 项目后评价报告 | 第25-28页 |
第3章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概况及运营情况 | 第28-38页 |
3.1 项目概况 | 第28-30页 |
3.1.1 项目建设概况 | 第28页 |
3.1.2 项目方案选择 | 第28-30页 |
3.2 项目运营情况介绍 | 第30-33页 |
3.2.1 项目日常运营 | 第30-32页 |
3.2.2 项目日常收益 | 第32-33页 |
3.2.3 项目设备维修保养 | 第33页 |
3.3 项目运营存在问题 | 第33-38页 |
3.3.1 管理模式的变更对运营带来问题 | 第33-34页 |
3.3.2 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问题 | 第34-36页 |
3.3.3 项目更新的资金支持问题 | 第36-38页 |
第4章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8-57页 |
4.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目标和要求 | 第38-39页 |
4.1.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目标 | 第38页 |
4.1.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要求 | 第38-39页 |
4.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第39-45页 |
4.2.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 | 第40-42页 |
4.2.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运营管理评价 | 第42-44页 |
4.2.3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效益评价 | 第44-45页 |
4.3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45-53页 |
4.3.1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5-46页 |
4.3.2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体系与指标 | 第46-53页 |
4.4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指标的度量和应用 | 第53-57页 |
4.4.1 成功度评价法的度量 | 第53-54页 |
4.4.2 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4-57页 |
第5章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后评价具体应用 | 第57-75页 |
5.1 DH 高校公共浴室建设过程后评价 | 第57-59页 |
5.1.1 项目前期工作评价 | 第57-58页 |
5.1.2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第58-59页 |
5.2 DH 高校公共浴室运营管理评价 | 第59-66页 |
5.2.1 项目日常管理评价 | 第59页 |
5.2.2 维修保养评价 | 第59-60页 |
5.2.3 项目安全性评价 | 第60-62页 |
5.2.4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第62-64页 |
5.2.5 学生满意度评价 | 第64-66页 |
5.3 DH 高校公共浴室项目效益评价 | 第66-69页 |
5.3.1 经济效益评价 | 第66-67页 |
5.3.2 社会效益评价 | 第67-69页 |
5.4 评价结论 | 第69-75页 |
5.4.1 项目评价结论 | 第69-71页 |
5.4.2 主要经验教训 | 第71-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