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31页 |
1.1 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Biginelli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1.2.1 加热回流法 | 第16-21页 |
1.2.1.1 非离子液体催化的Biginelli反应 | 第16-19页 |
1.2.1.2 离子液体催化的Biginelli反应 | 第19-21页 |
1.2.2 微波合成法 | 第21-23页 |
1.2.3 超声波合成法 | 第23-24页 |
1.2.4 固相合成法 | 第24-26页 |
1.3 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9-31页 |
2 乙酰乙酸酯为原料的Biginelli反应的合成研究 | 第31-48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2.2 化学试剂 | 第32页 |
2.3 对甲基苯磺酸亚铈催化合成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 | 第32-37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3.1.1 对甲基苯磺酸亚铈的制备 | 第32-33页 |
2.3.1.2 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33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2.3.2.1 不同对甲基苯磺酸金属盐催化效果的比较 | 第33-34页 |
2.3.2.2 原料用量、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2.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页 |
2.3.2.4 CePTS的重复使用 | 第35页 |
2.3.2.5 CePTS催化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一系列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 | 第35-37页 |
2.4 目标产物的表征数据 | 第37-41页 |
2.5 目标产物的分析鉴定 | 第41-46页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2.5.2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第42-44页 |
2.5.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4-45页 |
2.5.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2.6 推测的反应机理 | 第4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苯甲酰乙酸乙酯为原料的Biginelli反应的合成研究 | 第48-75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3.2.2 化学试剂 | 第48-49页 |
3.3 对甲基苯磺酸亚铈催化合成N1-甲基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 | 第49-53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3.3.1.1 对甲基苯磺酸亚铈的制备 | 第49页 |
3.3.1.2 N1-甲基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49-50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3.3.2.1 不同对甲基苯磺酸金属盐催化效果的比较 | 第50页 |
3.3.2.2 原料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2.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页 |
3.3.2.4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2.5 CePTS的重复使用 | 第52页 |
3.3.2.6 CePTS催化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一系列N1-甲基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 | 第52-53页 |
3.4 目标产物的表征数据 | 第53-57页 |
3.5 目标产物的分析鉴定 | 第57-73页 |
3.5.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3.5.2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第58-60页 |
3.5.3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0-71页 |
3.5.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71-73页 |
3.5.5 荧光光谱分析 | 第7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乙酰乙酰苯胺为原料的Biginelli反应的合成研究 | 第75-87页 |
4.1 引言 | 第75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75-76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75页 |
4.2.2 化学试剂 | 第75-76页 |
4.3 无催化剂条件下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 | 第76-78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77-78页 |
4.3.2.1 原料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77页 |
4.3.2.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77页 |
4.3.2.3 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一系列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 | 第77-78页 |
4.4 目标产物的表征数据 | 第78-82页 |
4.5 目标产物的分析鉴定 | 第82-86页 |
4.5.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82-83页 |
4.5.2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第83-84页 |
4.5.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84-85页 |
4.5.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85-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5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部分化合物附图 | 第98-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