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光纤元件论文

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中红外超连续光源方面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36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中红外超连续光源的研究进展第14-30页
        1.2.1 基于ZBLAN光纤的超连续光源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2 基于InF3基光纤的超连续光源研究进展第20-22页
        1.2.3 基于碲酸盐光纤的超连续光源研究进展第22-27页
        1.2.4 基于硫系玻璃光纤的超连续光源研究进展第27-30页
    1.3 中红外超连续光源面临的问题第30-33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33-36页
第2章 氟碲酸盐玻璃探索和光纤制备第36-50页
    2.1 氟碲酸盐玻璃探索和性能表征第36-42页
        2.1.1 氟碲酸盐玻璃组分选择第36-37页
        2.1.2 氟碲酸盐玻璃的基本性质表征第37-40页
        2.1.3 氟碲酸盐玻璃热学和化学稳定性表征第40-42页
    2.2 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设计和制备第42-45页
        2.2.1 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设计方法和参数指标第42页
        2.2.2 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制备第42-45页
    2.3 Ho~(3+)掺杂氟碲酸盐光纤中~2.1μm激光性能研究第45-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光纤中的超连续谱产生机制及其数值模拟第50-70页
    3.1 光纤中的超连续谱产生机制第50-60页
        3.1.1 群速度色散第50-51页
        3.1.2 自相位调制第51-53页
        3.1.3 受激拉曼散射第53-55页
        3.1.4 四波混频第55-56页
        3.1.5 孤子和色散波第56-60页
    3.2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第60-68页
        3.2.1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推导第60-67页
        3.2.2 广义薛定谔方程的数值求解算法第67-68页
    3.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基于高数值孔径(NA)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10W超连续光源研究第70-82页
    4.1 高NA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设计与制备第70-74页
    4.2 高NA氟碲酸盐玻璃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数值模拟第74-77页
    4.3 中红外超连续光谱产生实验配置第77-78页
    4.4 中红外超连续光谱产生结果及分析第78-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色散渐变氟碲酸盐光纤中的宽带高相干超连续光源产生第82-92页
    5.1 色散渐变高NA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第82-88页
        5.1.1 色散渐变光纤在高相干超连续谱产生方面的应用第83-86页
        5.1.2 色散渐变高NA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设计和制备第86-88页
    5.2 色散渐变光纤中宽带高相干超连续光源产生第88-90页
        5.2.1 宽带高相干超连续光源产生实验配置第88-89页
        5.2.2 宽带高相干超连续光源产生的结果及分析第89-90页
    5.3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6章 基于双折射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中红外色散波产生第92-102页
    6.1 双折射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设计与制备第93-95页
    6.2 中红外色散波产生的实验配置第95页
    6.3 中红外色散波产生的结果与分析第95-100页
        6.3.1 双折射光纤快轴中的红移色散波产生第95-97页
        6.3.2 双折射光纤慢轴中的红移色散波产生第97-100页
    6.4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7章 氟碲酸盐光纤中线性增益对孤子自频移效应的调控研究第102-116页
    7.1 线性增益调控孤子自频移效应的原理第102-103页
    7.2 Tm~(3+)掺杂氟碲酸盐玻璃光纤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表征第103-104页
    7.3 增益调控孤子自频移效应的理论模拟第104-109页
    7.4 增益调控孤子自频移效应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9-113页
    7.5 本章小结第113-116页
第8章 孤子自频移抵消效应增强三次谐波产生的研究第116-126页
    8.1 光纤中三次谐波增强的原理第116-118页
    8.2 氟碲酸盐微结构光纤的设计与制备第118-120页
    8.3 孤子自频移抵消效应增强三次谐波产生的实验配置第120页
    8.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20-125页
    8.5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26-130页
    9.1 结论第126-127页
    9.2 展望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50页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50-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维半导体结构中杂质态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免疫磁分离及酶促反应的致病菌检测用生物传感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