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特种医学论文--运动医学论文

不同负重模式对动静态姿势平衡的影响及对肩颈部损伤的易伤性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1 前言第9-12页
    1.1 选题依据第9-11页
    1.2 本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8页
    2.1 平衡能力的评估第12-13页
    2.2 负重对平衡的影响第13-15页
        2.2.1 不同重量的负重载荷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第13-14页
        2.2.2 不同负重位置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第14-15页
    2.3 其他因素对平衡能力的影响第15-16页
        2.3.1 支撑面的大小第15页
        2.3.2 运动模式的变化也是影响平衡能力的因素第15-16页
        2.3.3 性别对平衡的影响第16页
    2.4 负重对肩颈部疼痛的影响第16-17页
    2.5 实验预期结果第17-18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5页
    3.1 实验对象第18页
    3.2 研究方法第18-25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18页
        3.2.2 实验法第18-23页
        3.2.3 数理统计法第23-25页
4 研究结果第25-31页
    4.1 基础数据分析第25页
    4.2 静态平衡的稳定性第25-27页
        4.2.1 全部受试者第25-26页
        4.2.2 性别影响第26-27页
    4.3 由静止直立到行走第27-28页
        4.3.1 全部受试者第27页
        4.3.2 性别影响第27-28页
    4.4 由静止直立到下台阶第28-29页
        4.4.1 全部受试者第28-29页
        4.4.2 性别第29页
    4.5 疼痛与平衡能力第29-31页
5 分析与讨论第31-35页
    5.1 静态平衡的稳定性第31-32页
    5.2 由静态到动态时“第一步”内外方向上的平衡能力第32页
    5.3 性别因素对平衡的影响第32-33页
        5.3.1 性别对静态直立下身体姿势的影响第32-33页
        5.3.2 性别对从静态到动态时“第一步”内外方向上平衡能力的影响第33页
    5.4 平衡能力与肩颈疼痛/颈椎关节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第33-34页
    5.5 研究的局限性第34-35页
6 结论第35-36页
7 参考文献第36-42页
附件第42-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巩固会话课教学情况调查及教学建议
下一篇:GGN样肺腺癌MSCT征象的Fisher判别及其与EGFR突变和Ki-67表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