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S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黄芩的概述第13-17页
        1.1.1 黄芩的主要品种及分布第13页
        1.1.2 黄芩的成分第13-15页
            1.1.2.1 黄酮类化合物第13-14页
            1.1.2.2 挥发油第14页
            1.1.2.3 萜类物质第14-15页
            1.1.2.4 多糖第15页
        1.1.3 黄芩的现代药理作用第15-17页
            1.1.3.1 抗氧化作用第15-16页
            1.1.3.2 抑菌作用第16页
            1.1.3.3 抗病毒作用第16页
            1.1.3.4 抗癌作用第16-17页
            1.1.3.5 降血脂作用第17页
            1.1.3.6 抗炎作用第17页
    1.2 生态因子对药用植物的影响第17-20页
        1.2.1 气候因子第18-19页
            1.2.1.1 温度第18页
            1.2.1.2 光照第18-19页
            1.2.1.3 水分第19页
        1.2.2 土壤因子第19-20页
            1.2.2.1 氮磷钾第19-20页
            1.2.2.2 矿质元素第20页
        1.2.3 地理因子第20页
    1.3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述第20-21页
        1.3.1 生物指纹图谱技术第20-21页
        1.3.2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第21页
            1.3.2.1 红外光谱法第21页
            1.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1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药材质量的研究第23-30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23-24页
        2.2.1 仪器第23页
        2.2.2 试剂第23-24页
        2.2.3 材料第24页
    2.3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3.1 实验方法和测定指标第24页
        2.3.2 药材处理第24页
        2.3.3 水分测定第24-25页
        2.3.4 总灰分测定第25页
        2.3.5 醇性浸出物测定第25页
    2.4 实验结果第25-29页
        2.4.1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的水分含量第25页
        2.4.2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的总灰分含量第25页
        2.4.3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的醇性浸出物含量第25-29页
    2.5 小结与讨论第29-30页
第三章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第30-4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30-31页
        3.2.1 仪器第30-31页
        3.2.2 试剂第31页
        3.2.3 材料第31页
    3.3 实验方法第31-33页
        3.3.1 黄芩有效成分的测定第31-32页
            3.3.1.1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31页
            3.3.1.2 HPLC条件第31页
            3.3.1.3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31-32页
            3.3.1.4 线性关系考察第32页
            3.3.1.5 方法学考察第32页
        3.3.2 黄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第32-33页
            3.3.2.1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第32-33页
            3.3.2.2 相似性分析第33页
        3.3.3 生态因子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第33页
            3.3.3.1 生态因子的获得第33页
            3.3.3.2 统计方法分析第33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第33-46页
        3.4.1 黄芩有效成分的测定第33-38页
            3.4.1.1 HPLC对比图第33-34页
            3.4.1.2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样品4种有效成分HPLC测定结果第34-37页
            3.4.1.3 黄芩四种有效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7页
            3.4.1.4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植株总黄酮含量变化第37-38页
        3.4.2 黄芩样品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分析第38-42页
            3.4.2.1 黄芩样品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第38-39页
            3.4.2.2 相似性分析第39-42页
        3.4.3 生态因子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第42-46页
            3.4.3.1 相关性分析第42页
            3.4.3.2 逐步回归分析第42-46页
    3.5 小结与讨论第46-49页
        3.5.1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有效成分差异第46-47页
        3.5.2 黄芩有效成分指纹图谱建立第47页
        3.5.3 生态因子对黄芩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第47-49页
第四章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总黄酮抗氧化活性与有效成分关系的研究第49-55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49页
        4.2.1 仪器第49页
        4.2.2 试剂第49页
        4.2.3 材料第49页
    4.3 实验方法第49-51页
        4.3.1 黄芩四种有效成分的提取、测定第49页
        4.3.2 黄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第49-51页
            4.3.2.1 样品的提取第49-50页
            4.3.2.2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第50页
            4.3.2.3 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第50-51页
        4.3.3 数据分析第51页
    4.4 实验结果第51-54页
        4.4.1 黄芩四种有效成分的提取、测定第51页
        4.4.2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的抗氧化活性第51-53页
        4.4.3 相关性分析第53-54页
    4.5 小结与分析第54-55页
第五章 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黄芩的抑菌作用第55-64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55-56页
        5.2.1 仪器第55页
        5.2.2 试剂第55-56页
        5.2.3 材料第56页
            5.2.3.1 黄芩样品第56页
            5.2.3.2 供试菌种第56页
    5.3 实验方法第56-57页
        5.3.1 黄芩供试样品的制备第56页
        5.3.2 培养基的制备第56页
        5.3.3 供试菌液的配置第56页
        5.3.4 纸片法测定黄芩抑菌效果第56-57页
        5.3.5 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芩抑菌效果第57页
            5.3.5.1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57页
            5.3.5.2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第57页
    5.4 实验结果第57-62页
        5.4.1 纸片法测定黄芩抑菌效果第57-61页
        5.4.2 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芩抑菌效果第61-62页
    5.5 小结与讨论第62-64页
第六章 总讨论第64-68页
第七章 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干旱对半夏次生代谢物积累及其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叶表图片的番茄病虫害自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