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制造工艺、安装论文

锡青铜(QSn7-0.2)连杆衬套多道次旋压成形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连杆衬套的简介第10-14页
        1.2.1 连杆衬套的工作特点第11页
        1.2.2 连杆衬套的材料选择第11-13页
        1.2.3 连杆衬套的加工工艺第13-14页
    1.3 旋压成形工艺概述第14-17页
        1.3.1 金属旋压成形技术的分类和特点第14-15页
        1.3.2 强力旋压的主要变形方式第15-17页
    1.4 金属旋压成形技术研究内容、方法极其国内外现状第17-18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筒形件强力旋压塑性成形原理及关键工艺参数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1.1 金属塑性流动规律第19-20页
        2.1.2 体积不变定律第20页
    2.2 筒形件旋压变形机理第20-25页
        2.2.1 筒形件旋压金属流动机理第21-25页
        2.2.2 筒形件旋压时应力应变分析第25页
    2.3 筒形件强力旋压主要工艺参数第25-28页
        2.3.1 芯模形状第25-26页
        2.3.2 旋轮的形状及结构第26-27页
        2.3.3 减薄率第27页
        2.3.4 旋轮进给速度第27-28页
        2.3.5 进给比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连杆衬套旋压成形有限元基础及模型的建立第29-47页
    3.1 引言第29-34页
        3.1.1 虚功方程第29-30页
        3.1.2 增量方程第30-31页
        3.1.3 弹塑性本构方程第31-32页
        3.1.4 有限元求解方程第32-34页
    3.2 有限元软件简介第34-35页
        3.2.1 ABAQUS软件简介第34页
        3.2.2 ABAQUS软件的主要分析过程第34-35页
    3.3 三道次强力旋压模型的建立第35-46页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3.3.2 材料属性的定义第38-40页
        3.3.3 强力旋压装配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3.3.4 接触边界条件及运动关系的处理第41-43页
        3.3.5 网格划分技术第43-45页
        3.3.6 摩擦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第47-57页
    4.1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取第47页
    4.2 旋轮进给速度的影响第47-49页
        4.2.1 旋轮进给速度对旋压力的影响第47-48页
        4.2.2 旋轮进给速度对等效应力的影响第48-49页
    4.3 主轴转速的影响第49-51页
        4.3.1 主轴转速对旋压力的影响第49-50页
        4.3.2 主轴转速对等效应力的影响第50-51页
    4.4 减薄率对强力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第51-53页
        4.4.1 减薄率对旋压力的影响第51-52页
        4.4.2 减薄率对等效应力的影响第52-53页
        4.4.3 减薄率对等效应变的影响第53页
    4.5 三道次强力旋压方案的确定第53-56页
        4.5.1 道次减薄率对等效应力的影响第54-55页
        4.5.2 道次减薄率对等效应变的影响第55-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连杆衬套三道次强力旋压成形试验研究第57-69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三道次强力旋压试验第57-59页
        5.2.1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案第57-58页
        5.2.2 试验数据分析第58-59页
    5.3 三道次强力旋压试验结果分析第59-62页
        5.3.1 各旋压方案对工件内径扩径量的影响第60-61页
        5.3.2 各方案对工件圆度误差的影响第61页
        5.3.3 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61-62页
    5.4 力学性能试验第62-65页
        5.4.1 室温拉伸试验第62-64页
        5.4.2 布氏硬度试验第64-65页
    5.5 金相试验第65-67页
        5.5.1 试样制备第65页
        5.5.2 金相试验结果分析第65-67页
    5.6 EBSD试验第67-68页
        5.6.1 试样的制备第67页
        5.6.2 EBSD试验结果第67-68页
    5.7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总体参数对柴油机方案设计阶段整机刚度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钆锆烧绿石基模拟核素固化体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及固核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