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全面脱贫攻坚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供了契机和阵地 | 第9-10页 |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着扶贫脱贫的成败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20页 |
(一)政党类型与政党功能 | 第15-17页 |
1、政党类型 | 第15-16页 |
2、政党功能 | 第16-17页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 第17-18页 |
(三)全面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 第18-20页 |
1、全面脱贫攻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现实需要 | 第18-19页 |
2、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是全面脱贫攻坚的内在需求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建国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展演变 | 第20-24页 |
(一)革命导向型组织(1949—1957) | 第20-21页 |
(二)全能型组织(1958—1978) | 第21-22页 |
(三)行政代理型组织(1979——十八大) | 第22页 |
(四)服务型组织(十八大——至今)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在全面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实证分析 | 第24-38页 |
(一)江西省信丰县Z村概况 | 第24-25页 |
1、地理位置 | 第24页 |
2、社会经济情况 | 第24-25页 |
(二)Z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具体做法 | 第25-31页 |
1、增强党组织这个强村“主脑”的领导核心作用 | 第25-27页 |
2、建立带动贫困户这一“主键”利益联结机制 | 第27-30页 |
3、促进服务这一“主牌”发展延伸 | 第30-31页 |
(三)Z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成效价值 | 第31-33页 |
1、推动了合作社和集体经济发展 | 第31-32页 |
2、带动了村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致富 | 第32页 |
3、巩固了党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根基 | 第32-33页 |
(四)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不足之处 | 第33-35页 |
1、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模糊,覆盖率不高 | 第33-34页 |
2、党员主体问题较多,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第34页 |
3、“嵌入”困境凸显,利益分配体系不完善 | 第34-35页 |
(五)Z村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经验启示 | 第35-38页 |
1、转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 | 第35-36页 |
2、依托合作社开展产业扶贫 | 第36页 |
3、加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 | 第36-37页 |
4、大力带动村民增收、贫困户脱贫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在全面脱贫攻坚中路径分析 | 第38-48页 |
(一)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 | 第38-40页 |
1、立足村情,发展特色经济 | 第39页 |
2、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 第39页 |
3、营造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 第39-40页 |
4、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 第40页 |
(二)以引导、示范、引领为核心 | 第40-43页 |
1、引导带领群众 | 第41-42页 |
2、示范组织群众 | 第42页 |
3、服务凝聚群众 | 第42-43页 |
(三)以协调治理主体的关系为前提 | 第43-46页 |
1、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地位 | 第43-44页 |
2、协调与乡镇党委的关系 | 第44页 |
3、协调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 | 第44-45页 |
4、协调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 | 第45-46页 |
(四)以优化内外部环境为保证 | 第46-48页 |
1、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外部环境 | 第46-47页 |
2、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环境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