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南方城市海绵社区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水资源的影响第9-10页
        1.1.2 居住区开发建设模式下的城市雨洪管理问题第10页
        1.1.3 居住区的雨水景观设计利用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小结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6 研究框架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与案例分析第18-25页
    2.1 相关概念第18-19页
        2.1.1 海绵社区第18页
        2.1.2 雨水景观第18-19页
    2.2 相关理论第19-21页
        2.2.1 海绵城市第19页
        2.2.2 雨水花园第19-20页
        2.2.3 水敏感城市理论第20页
        2.2.4 低影响开发第20-21页
        2.2.5 绿色基础设施第21页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第21-24页
        2.3.1 哈尔滨群力公园第21-23页
        2.3.2 美国波特兰Zidell街区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海绵社区雨水景观构成要素分析第25-35页
    3.1 硬质景观设计要素第25-28页
        3.1.1 铺装第25-26页
        3.1.2 建筑物第26-27页
        3.1.3 景观小品第27-28页
    3.2 软质景观设计要素第28-34页
        3.2.1 植物第28-30页
        3.2.2 水体第30-32页
        3.2.3 地形第32-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海绵社区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分析第35-50页
    4.1 雨水汇集系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第35-37页
        4.1.1 雨水汇集系统第35页
        4.1.2 雨水汇集系统与道路的结合第35页
        4.1.3 雨水汇集系统与建筑屋面的结合第35-36页
        4.1.4 雨水汇集系统与绿地的结合第36-37页
    4.2 雨水渗透过滤系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第37-43页
        4.2.1 雨水渗透过滤系统与道路的结合第38-41页
        4.2.2 雨水渗透过滤系统与绿地的结合第41页
        4.2.3 雨水渗透过滤系统与建筑的结合第41-43页
        4.2.4 雨水渗透过滤系统与水体的结合第43页
    4.3 雨水输送系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第43-45页
        4.3.1 雨水输送系统与道路的结合第43-44页
        4.3.2 雨水输送系统与绿地的结合第44页
        4.3.3 雨水输送系统与广场建筑的结合第44-45页
    4.4 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第45-49页
        4.4.1 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第45页
        4.4.2 常用的雨水净化处理方法第45页
        4.4.3 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与道路的结合第45-46页
        4.4.4 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与绿地的结合第46-47页
        4.4.5 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与水体的结合第47-48页
        4.4.6 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与建筑的结合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镇江市海绵社区雨水景观设计探索第50-61页
    5.1 项目概况第50-51页
    5.2 场地现状分析第51页
    5.3 设计目标第51-52页
    5.4 雨水景观的综合规划设计第52-61页
        5.4.1 总体布局第52-53页
        5.4.2 雨水景观设施的要素设计第53-58页
        5.4.3 海绵社区人工湿地公园设计第58-61页
6 结论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表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VA纤维和碳纳米管对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与机理分析
下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村庄发展评价及建设规划分类研究